2025年,A股IPO审核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可见一斑。截至4月7日,沪深交易所及北交所共有10家企业成功过会,涉及消费电子、新材料、生物医疗等多个领域。
4月8日,北交所上市委宣布,苏州鼎佳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佳精密”)于4月7日首发上市申请过会,成为北交所2025年第二家过会企业,也是平安证券年内保荐的首单IPO项目。此前,西南交大铁路发展(轨道交通装备检测服务商)已于3月26日过会,其背靠高校科研资源。
按照流程,过会企业下一步需向证监会提交注册申请,这一时间节点以及注册批复结果备受市场关注。鼎佳精密曾尝试冲击深交所主板却“折戟”,如今在业绩滑坡、行业需求萎缩的大环境下,选择“转战北交所”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鼎佳精密的上市之路充满坎坷。2023年3月,公司向深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然而在经历问询后,于同年9月主动撤回。2024年6月,公司转战北交所并重新提交材料,终于在2025年4月7日成功过会。
值得注意的是,其募资规模经过多次调整。2023年在深交所申报时拟募资4亿元,转战北交所后降至3.03亿元,最终上会稿进一步缩减至2.55亿元。此次募资主要用于消费电子精密功能性器件生产、包装材料加工等项目,同时删除了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并调整了防护材料生产项目的资金分配。一位保荐机构人士表示,募资金额调整通常是上市公司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需求做出的决策,而且交易所审核也要求募资规模匹配中小企业实际需求。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2 - 2024年,鼎佳精密营收分别为3.29亿元、3.67亿元、4.0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57.09万元、5194.88万元、5955.14万元,呈现出一定的增长态势。
鼎佳精密成立于2007年,主营消费电子功能性与防护性产品,产品涵盖电磁屏蔽、缓冲、防尘透气等功能性器件,以及包装、抗压等防护性产品,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其直接客户包括仁宝电脑、台达电子等制造服务商和组件生产商,产品最终应用于戴尔、惠普等知名消费电子品牌。受下游品牌集中度较高、客户对供应链集中管理等因素影响,产业链呈现集中化特征。
然而,鼎佳精密对仁宝电脑及指定采购商的依赖度极高。招股书显示,2022 - 2024年度,公司前五大客户的合计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7.46%、50.07%和46.10%。其中,对仁宝电脑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18.29%、22.76%和21.93%,同时,公司对其他部分客户的销售收入中,由仁宝电脑指定的功能性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比也较高。
若仁宝等核心客户进一步削减订单,鼎佳精密如何维持营收增长成为疑问。而且,终端品牌持续整合供应链,供应商面临“二八法则”挤压,一旦核心客户转向竞争对手,鼎佳精密将陷入被动。因此,在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中,“第一大客户及合作稳定性”成为焦点问题。上市委要求鼎佳精密结合戴尔电脑变更辅料供应商指定方式及与仁宝电脑的合作情况,说明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并作风险提示,同时需说明稳价措施的可执行性。
除了北交所的两家过会企业,上交所与深交所合计过会8家企业,主板市场仍是主力,共6家企业过会。在传统制造业领域,中策橡胶(轮胎巨头)、马可波罗控股(陶瓷建材龙头)分别拟登陆深市主板和沪市主板;医疗健康领域,山东威高血液净化(血液透析设备供应商)凭借国产替代潜力获沪市主板入场券;科技制造领域,苏州华之杰电讯(通信设备商)、技源集团(电子元件生产商)等成功过会。
科创板与创业板则延续对“硬科技”企业的倾斜。江苏汉邦科技(生物制药设备商)凭借色谱分离技术登陆科创板;汉桑科技(物联网音频解决方案商)以智能家居场景应用切入创业板。从保荐机构分布看,头部券商优势显著,中信建投独揽2单,中信证券、华泰联合、中金公司等7家券商各保荐1单。
编辑有话说
2025年A股IPO审核有序推进,众多企业成功过会,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持。鼎佳精密的过会备受关注,其上市之路波折不断,募资规模调整、客户集中度风险等问题都值得市场持续关注。在未来的发展中,鼎佳精密需要应对客户依赖带来的潜在风险,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同时,其他过会企业也将在各自的领域中面临机遇与挑战,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61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