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药一致(000028)的业绩遭遇了严重的滑铁卢,净利大幅下滑,创下近11年新低。4月8日,其披露的年报显示,公司营收和净利双双下降,零售板块的困境成为业绩下滑的主要“元凶”。
年报数据犹如一记警钟,敲响了国药一致业绩危机的信号。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3.78亿元,同比下降1.46%;归属净利润6.42亿元,同比下降59.83%;扣非后净利润5.81亿元,同比下降62.08%。这一数据不仅创下了自2014年以来近11年的新低,也是自2016年后,净利首度下降至10亿元以下。
国药一致的业务主要分为医药分销和医药零售两大板块。分销业务深耕两广地区,涵盖药品、器械耗材分销等细分市场;国大药房则承载着零售业务,门店网络覆盖全国1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然而,在2024年,两大板块均未能逃脱业绩下滑的命运。
分销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29.84亿元,同比增长1.98%,但净利润却同比下降12.74%。主要原因是受行业政策和市场环境影响,应收账款回款延迟,资金占用规模上升,导致资金成本增加。
零售板块更是陷入亏损泥潭。国大药房实现营业收入223.57亿元,同比下降8.41%;归母净利润为 -10.72亿元,同比下降388.83%。零售板块的亏损成为国药一致2024年业绩下滑的重要因素。
尽管业绩不佳,国药一致仍拟进行现金分红。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拟以2024年底总股本5.57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66元(含税),预计分配现金股利2.04亿元。
计提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是国药一致净利下滑的“罪魁祸首”。公司表示,零售板块受行业政策变化、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业绩下滑,导致收购资产组的经营业绩与预期差距较大。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商誉及收购对价分摊形成的无形资产(品牌使用权和销售网络)计提减值准备9.7亿元,减少报告期内归属净利润5.61亿元。
具体而言,受门诊统筹等医改政策影响,终端消费者行为改变,医药零售门店客流下降,保健食品、器械、中药饮片等高毛利品类销售明显下滑,商誉所在资产组销售额及利润随之减少。同时,医药零售行业竞争激烈,医药电商线上分流严重,行业整体下行。在此情况下,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8.88亿元。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指出,商誉减值不仅会直接减少企业的资产和净利,影响财务健康状况,还提示企业需要反思收购战略。在收购过程中,可能存在对标的公司估值过高、对未来盈利能力预期过于乐观的问题,导致收购后未能达到预期收益。
除了商誉减值,门诊统筹等医改政策、行业竞争、医药电商分流等因素,还导致零售药店客流量减少,门店收入下降。个别资产组的中心商圈核心门店客流大幅下滑,公司据此计提无形资产(品牌使用权)减值准备0.4亿元。
随着集中带量采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的推进,药品耗材价格下降,客户需求降低,客户流失率升高,销售收入与利润额大幅下滑。公司计提无形资产(销售网络)减值准备0.42亿元。此外,公司对除上述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以外的应收款项、存货等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金额1.24亿元,减少报告期内归属净利润0.65亿元。
2024年,国药一致的门店数量也出现了明显下滑。2023年,公司已迈入“万店时代”,门店总数达10516家,其中直营门店8528家,加盟店1988家。然而到了2024年末,门店总数降至9569家,其中直营门店7770家,加盟店1799家。
国药一致表示,报告期内,国大药房的战略方向从“规模增长”调整为“高质量发展”,并成立了亏损治理小组,明确治理方向和策略,量化治理目标。2024年,国大药房战略性退出并关闭了1270余家直营门店。
今年2月,国药一致还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对子公司吉林省成大方圆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和天津国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进行破产清算立项,同时决定清算注销子公司国药控股(揭阳)有限公司。
国药一致在接受调研时表示,2024年二季度开始,全国零售药店出现较多门店关闭情况,行业开店速度趋缓。未来企业包括国大药房会削减门店规模,核心是提高单店产出效率。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认为,药品零售行业竞争激烈,一方面是连锁药店之间争夺客源和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线上医药电商的发展也对线下连锁药店造成了冲击。在利润普降的压力下,连锁药店行业的整合可能会加速。
对于零售板块的未来,国药一致提到,2025年将致力于改善业绩。一方面持续聚焦深耕优势区域,实行一店一策提升单店经营质量;另一方面拓展与上游工业合作,降低采购成本,优化商品结构,提升自有品牌和统采占比;推动数字化转型,优化流程效率,同时在控制人工成本和房屋租赁费用等方面采取降本举措。
编辑有话说
2024年对于国药一致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业绩下滑、计提减值、大规模关店等问题接踵而至。这不仅反映出国药一致自身在经营和战略上的困境,也凸显了整个药品零售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行业政策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医药电商的冲击,都让传统连锁药店的日子愈发艰难。
然而,挑战与机遇往往并存。国药一致调整战略方向,从规模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提高单店产出效率和改善业绩,这或许是其在困境中寻求突围的有效途径。同时,行业的整合加速也可能为优质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未来,国药一致能否成功扭转颓势,药品零售行业又将走向何方,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61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