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临床CRO(合同研究组织)龙头企业泰格医药(300347.SZ)公布的2024年财报,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行业内激起千层浪。数据显示,公司全年营业收入66.03亿元,同比下滑10.58%;归母净利润仅4.05亿元,同比暴跌79.99%,创下201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4月2日,CXO(医药外包)板块公司集体下跌,泰格医药股价报51.17元/股,跌幅4.66%。面对如此惨淡的业绩,泰格医药能否在困境中找到突围之路,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泰格医药长期为全球药企提供全方位的临床试验管理服务,涵盖Ⅰ - Ⅳ期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生物统计及注册申报等各个环节。然而,2024年国内生物医药行业融资寒冬,让依赖外部资金的初创型药企和生物科技公司陷入现金流困境,泰格医药的合作订单大量被取消或延期。
从业务数据来看,2024年泰格医药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为31.78亿元,较2023年下降23.75%。这主要是受行业周期性及结构性变化影响。2023年国内创新药临床运营新签订单金额同比下降,导致2024年上半年泰格医药执行的国内创新药临床试验整体工作量减少;同时,2023年下半年以来,国内临床运营新签订单平均单价下滑,使得2024年同等工作量对应的收入减少。
财报进一步显示,2024年泰格医药国内创新药临床运营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7.11%,部分存量订单因客户资金问题被终止。公司国内临床试验订单平均单价下降,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的38.18%骤降至33.27%,其中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板块毛利率降幅高达8.65个百分点。
2024年下半年,泰格医药部分国内创新药临床运营订单被取消,部分订单因客户资金问题回款困难而终止,这些订单主要来自依赖外部融资的初创型生物科技公司和部分疫苗企业,对板块收入产生了负面影响。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第四季度,泰格医药归母净利润为 - 4.08亿元,同比降幅高达381.1%,单季度亏损加剧了全年业绩压力。
在成本端,泰格医药也面临着巨大压力。一方面,为维持高质量服务,人力及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新增实验室设施及海外团队扩张推高了固定成本。尽管2024年下半年泰格医药对国内部分受影响较大区域的临床运营团队以及疫苗临床运营团队规模进行了缩减,但仍未能抵消收入下滑的影响。
除了主营业务困境,泰格医药的投资策略在2024年也遭遇重创。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泰格医药取得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 5.02亿元,主要源于投资的部分基金项目净值缩水及上市公司股价波动。这与2023年同期3.53亿元的收益形成鲜明对比,成为净利润暴跌的关键非经营性因素。同时,公司取得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出售收益为72.67万元,上年同期为2.32亿元。
泰格医药的非经常性损益亏损主要源于投资组合的估值调整。作为LP(有限合伙人)参与的基金项目因市场环境恶化被迫下调净值,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波动剧烈。虽然公司表示未来将“视情况择机出售所持有的上市及未上市公司的股权”,但短期内仍需承受非经常性损益亏损带来的业绩压力。
尽管国内市场业绩几近溃败,但泰格医药的全球化布局显现出一定韧性。公司表示,新签订单数量和金额均较去年同期实现较好增长,新签订单增长主要来自大型跨国药企在国内的需求,尤其是在综合证据生成(Integrated Evidence Generation)和现场管理(SMO)等领域,以及中国药企、生物科技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和海外早期生物科技公司在海外的临床需求增加。
2024年,剔除部分特定疫苗项目相关收入的影响,泰格医药海外临床运营业务继续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报告期内,公司境外单一区域临床试验项目从208个增至233个,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MRCT)项目达到62个。新增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IND(新药临床研究审批)项目39个,完成了31项美国FDA IND的递交并获得临床批件。
然而,海外业务增速未能完全抵消国内颓势,且未来还将面临国际竞争对手的挤压。在全球CRO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泰格医药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
面对业绩困境,泰格医药并没有坐以待毙。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公司提到在BD(商务拓展)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包括成立临床运营策略委员会、跨国药企解决方案部,以及以治疗领域或药物类型为基础建立的6个BD业务单元,这些举措显著提高了签单成功率。
此外,泰格医药海外市场拓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在北美地区,新订单和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北美的BD团队也得到了扩展。公司销售团队将持续关注并优先争取新一代产品、符合当前产业周期的优质国内生物科技及国内药企的订单。
编辑有话说
泰格医药2024年的财报无疑给CRO行业敲响了警钟。上游订单量减价降、投资亏损等问题,让公司陷入了业绩困境。然而,其全球化布局所展现出的韧性,也为公司带来了一线希望。在未来,泰格医药需要在稳定国内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海外市场的拓展,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合理调整投资策略,降低非经常性损益对业绩的影响。CRO行业的寒冬或许还未过去,但泰格医药若能积极应对挑战,采取有效的措施,仍有可能在困境中实现突围,迎来行业的春天。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61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