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如何应对泛海、恒大债务危机?人工智能成破局关键

在4月1日举行的民生银行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副行长黄红日针对股东泛海系、东方集团和恒大集团的贷款及诉讼情况做出回应,同时也介绍了银行在资产质量、房地产与地方债风险、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的情况。

民生银行如何应对泛海、恒大债务危机?人工智能成破局关键

民生银行公布的2024年业绩显示,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322.96亿元,同比减少35.27亿元,降幅达9.85%;营业收入为1362.90亿元,同比下降45.27亿元,降幅3.21%。不过,去年下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91.63亿元,比上半年增加20.36亿元。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不良贷款总额656.1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13亿元;不良贷款率1.47%,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41.94%,比上年末下降7.75个百分点。

黄红日表示,民生银行在房地产领域的资产质量总体稳定。2024年末,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和6月末均有所下降,不良贷款率为5.01%,比6月末下降0.28个百分点,虽较上年末略有上升,但主要是因为银行持续推进受困房企的风险化解,导致房地产业贷款规模下降。从不良生成情况看,2024年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生成额和生成率均比2023年略有下降。随着房地产政策组合拳的落地见效,预计中国房地产市场将逐渐止跌回稳,为银行推进房地产领域的风险化解创造有利条件。

在地方融资平台方面,民生银行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规模总体较低且持续下降。2024年末,融资平台业务余额为982.57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6%,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风险总体可控。

展望2025年,黄红日预计全行资产质量将保持总体稳定。为此,银行将采取三项举措:一是强化信贷政策对业务的引领作用,保持贷款规模合理增长和结构持续优化;二是有效提升贷后管理质效,严控新发生的风险;三是坚持经营不良资产的理念,发挥资产保全的止损减损作用,提高不良清收的处置效能。

本次业绩说明会上,民生银行管理层对市场关注的泛海、东方和恒大相关项目风险情况进行了回应。

2024年末,东方系在民生银行的贷款余额是76.9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约19亿元,贷款主要担保物为北京地区土地及商业房地产抵押资产,相关贷款占比不高。银行已综合考虑客户风险状况和抵质押担保情况进行拨备计提,并已向北京金融法院就东方集团相关欠款提起诉讼,且收到受理案件通知书,后续将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泛海系在2024年末的贷款余额为184.84亿元,贷款主要担保包括武汉地区的土地抵押、武汉中心大厦的在建工程抵押、部分商业房地产抵押和部分股权质押等,银行也进行了相应的拨备计提。从股权情况看,泛海仅持有1股民生银行股票,已不再是主要股东。自2023年1月起,民生银行北京分行陆续对泛海系相关主体提起诉讼,目前部分诉讼已发布立案执行公告,部分已取得生效裁判文书或一审判决结果,银行均胜诉,为后续债权回收及风险化解奠定了基础。

截至2024年末,恒大集团在民生银行的贷款余额为91亿元,均为房地产项目贷款,总体贷款占比不高。银行已综合考虑项目实际情况进行拨备计提,预计对经营不会产生重大实质性影响。

民生银行首席信息官张斌介绍了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情况。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大模型正引发各行业变革,目前尚处早期,未来潜力巨大。

从应用端来看,去年围绕营销、风控、运营、决策、开发等八个主要领域,落地了31个大模型应用,覆盖82个细分场景,应用成果可分为四类:

一是推出15个面向员工各类工作场景的助手和工具类应用,如文案编写、公文校对等。以会议通知场景为例,全行日均使用超万次。

二是将大模型和小模型结合,对流程进行智能化升级,典型场景为客服和信贷场景。在客服场景中,处理工单平均时间从十分钟降至四分多钟,工单不规范率下降10%;在信贷场景中,对公贷款审核平均时间从19分钟降至3分钟,零售贷款审核平均时间从13分钟降至5分钟。

三是将大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科技本身,在代码辅助方面,如代码续写、迁移、单元测试生成和接口文档转化等场景,AI代码生成采用率超过34%。

四是协同推进大模型和知识工程两个项目,通过建立全行级知识体系和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提高了全行员工对知识访问的效率和便利性。到去年底,使用智能搜索做知识检索的员工已超1.5万人。

  编辑有话说

在房地产深度调整与科技革命交汇的十字路口,民生银行的年报折射出中国银行业转型的典型样本。从被动防御到主动经营风险,从传统信贷管理到AI赋能升级,这家老牌股份制银行的突围之路,既展现出处置历史包袱的勇气,更彰显拥抱技术革命的决心。当不良贷款遇见大模型,当风险化解碰撞智能科技,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家银行的自我革新,更是整个行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进化缩影。未来能否将技术势能转化为经营动能,将决定谁能在新金融赛道上拔得头筹。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60963.html

(0)
投资参考网的头像投资参考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上午11:10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上午9:40

相关推荐

  • 税前收入指什么

    税前收入指的是用户个人在扣除应缴纳的税款之前得到的全部收入。国家和政府要利用税款建设公共设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公民个人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按时缴纳税款,不偷税、漏税。 税收的特征 1、满足征税条件的公民个人和企业单位都必须要缴纳相应的税款,如发现有偷税和漏税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必将会受到国家的惩罚 ; 2、公民个…

    2024年12月31日
    00
  • 中国生物制药1.42亿元入股礼新医药

    新京报讯 11月20日,港股上市公司中国生物制药发布公告,与礼新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礼新医药)签署股权投资及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生物制药以自筹资金入股礼新医药,并就LM-108及未来潜在的多个创新双特异性抗体或抗体偶联药物(ADC)在中国内地达成战略合作。 礼新医药于今年10月18日宣布完成3亿元C1轮融资,募集资金用于加快推进临床管线药物开发和…

    2024年11月20日
    00
  • 国资入主九芝堂,助力三百年老字号高质量发展

    日前,九芝堂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振国拟向第二大股东辰能创投转让5350万股公司股份。转让完成后,辰能创投将以24.04%的持股比例成为九芝堂控股股东,黑龙江省国资委将成为新的实际控制人。 辰能创投入主之后,有望进一步完善加强公司治理,并带来了发挥国有资产资源优势进行产业整合的预期。在国资强大背景和丰富资源的支持下,九芝堂有望继续发挥灵活经营优势…

    2024年11月21日
    00
  • 「AI新世代」AI立大功!电纸本相关业务销量飙升,汉王科技三季度业绩继续回暖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石飞月 北京报道 尽管AI一直被吐槽“鸡肋”,这项技术对终端产品的带动作用还是应该肯定的。10月30日,汉王科技公布的2024年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保持了今年一直以来的回暖趋势,且三季度业绩的涨幅要好过上半年。 业绩回暖主要得益于AI对终端产品的加持,据财报,汉王科技电纸本相关业务销量同比增长超90%。不过,无…

    2024年11月1日
    00
  • 美股收盘:道指五连跌,纳指盘中再创新高

      中新经纬10月26日电 美东时间10月25日,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道指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下跌,纳指盘中再创新高。   来源:wind   截至收盘,道指跌0.61%,报42114.40点;纳指涨0.56%,报18518.61点;标普500指数跌0.03%,报5808.12点。   热门中概股普遍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1.38%,大全新能源涨超16…

    2024年10月26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9063998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