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药集团(01093.HK)近日发布2024年年度财报,整体业绩表现难言乐观。公司实现总营收290.09亿元,同比减少7.76%;股东应占利润为43.28亿元,同比减少26.31%。作为国内老牌药企,石药集团正面临集采冲击与创新转型的双重挑战。
成药业务作为石药集团的核心板块,2024年收入为237.36亿元,同比减少7.4%。其中,抗肿瘤板块下滑最为显著,收入仅为44亿元,同比大跌28.3%。这一板块的下滑主要源于两款核心产品——津优力和多美素——在京津冀“3+N”联盟药品集中采购中的价格大幅下调,分别下降58%和23%。多美素更是在第十批国家集采中以98元/支的低价中标,降幅高达89%。
多美素作为乳腺癌一线治疗药物,2023年销售额约为27亿元,占据78%的市场份额。然而,2024年其价格的大幅下调直接导致了抗肿瘤业务收入的显著下滑,并对公司整体营收和利润形成了拖累。
尽管业绩承压,石药集团在创新转型上的投入却在持续加大。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达到51.91亿元,同比增长7.5%,占成药业务收入的21.9%。目前,公司有近90个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中9个已递交上市申请,26个重点产品处于注册临床阶段。
然而,创新转型并非一帆风顺。石药集团旗下的创新平台新诺威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9.81亿元,同比下降21.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5372.63万元,同比大幅下滑87.63%。此外,新诺威通过对外授权合作获得的首付款比例偏低,其创新管线的价值仍需进一步验证。
石药集团近年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新设立了美国制剂销售公司和东南亚新药开发事业部,推动高端复杂注射制剂、单双抗体等生物制剂在欧美市场的立项与拓展。此外,公司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设立公司,推动产品注册和销售。
不过,国际化进程并非没有风险。例如,石药集团的海外合作伙伴Elevation Oncology在2025年3月宣布终止其Claudin18.2 ADC项目SYSA1801的开发,这一事件对石药的国际化布局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石药集团在财报中明确表示,未来将坚持“创新、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力争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制药企业。尽管当前面临集采压力和转型阵痛,但随着新药研发的持续推进和国际化布局的深入,公司有望在未来几年迎来业绩的边际改善。
编辑有话说
石药集团2024年财报呈现出的困境,是集采政策冲击和创新转型艰难的双重体现。在集采“地板价”的风暴下,成药业务板块遭受重创,尤其是抗肿瘤板块,核心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导致业绩滑坡。而在创新转型方面,虽然投入了大量研发费用,也有众多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旗下创新平台巨石生物却面临管线资质受质疑的问题,新诺威转型创新药后的业绩也不尽如人意。石药集团要想突破当前困境,通过创新药填补仿制药集采压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石药集团需在坚持创新研发的同时,更加谨慎地评估创新项目的可行性和市场前景,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60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