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晚间,再生铝行业龙头企业顺博合金(002996.SZ)突发业绩“黑天鹅”。因供应商虚开发票问题,公司需补缴增值税及附加税合计约9934万元,导致利润总额直接减少1.38亿元。这一巨额补缴直接引发业绩预告“大跳水”:原预计2024年净利润1.65亿至2亿元(同比增32%-60%),修正后骤降至4380万至6550万元(同比下滑47.58%-64.95%)。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自查发现子公司同样涉及虚开发票,暴露出供应链管理漏洞与税务合规风险。尽管扣非后净利润未受显著影响,但投资者信心已遭重创——公告次日(4月1日),公司股价应声下跌,市值缩水至46.99亿元。
采购模式与税务盲区
顺博合金主营再生铝合金锭生产,产品覆盖汽车、新能源车、机械设备等领域。近年来,公司通过扩张产能(如安徽基地试运行)和调整采购模式(增加个体经营者采购比例)实现增长。然而,个体采购占比提升的同时,供应商资质审核与发票管理却未同步强化,最终酿成大祸。
从财报数据看,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0.86%,净利润同比增95.66%,但第四季度因补缴税款直接吞噬全年利润,导致业绩“断崖式下跌”。这一事件也引发对再生铝行业税务风险的广泛关注——行业依赖废铝回收,供应链分散,合规成本可能被低估。
市场反应
顺博合金并非个例。2024年多家上市公司因业绩预告修正引发股价震荡:
• 汇金科技因营收、净利润双降,公告后股价“一”字跌停;
• 红棉股份则因递延所得税调整净利润暴增4.25亿元,连续两日涨停。
这一对比凸显投资者对业绩真实性的敏感度。顺博合金自2020年起未披露主要供应商名称,进一步加剧了信任危机。市场呼吁上市公司加强供应链透明度与税务内控,避免“黑天鹅”重演。
顺博合金的遭遇为行业敲响警钟:
1. 供应链管理需“穿透式”审查:尤其对个体经营者、贸易商等非传统供应商,需建立资质审核与发票溯源机制;
2. 税务合规成本不可忽视:再生资源行业涉及增值税即征即退等政策,需定期开展税务风险评估;
3. 投资者关系管理升级:隐瞒供应商信息或业绩“变脸”将加速市值蒸发,透明化披露是关键。
编辑有话说
顺博合金此次因供应商虚开发票而导致业绩预告下修,给公司和投资者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这一事件也再次提醒上市公司,在采购过程中要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审核,确保发票的合规性,避免类似的风险发生。同时,投资者在投资时也要更加谨慎,关注公司的业绩预告调整情况,以及背后的原因,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对于顺博合金来说,如何加强税务管理,挽回投资者的信心,将是其接下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希望公司能够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让业绩重回正轨,给投资者一个满意的答复。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60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