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股自2023年9月逐步回暖,多数券商迎来业绩复苏之时,山东济南的中泰证券却交出了一份令人意外的答卷。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4.66%,归母净利润更是锐减47.92%,成为券业回暖浪潮中的“逆行者”。
投资业务的急剧下滑,是中泰证券2024年净利近乎腰斩的核心原因。数据显示,公司投资业务收入仅为10.18亿元,同比暴跌45.73%。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7.40亿元,同比锐减151.29%。
问题的根源在于另类投资项目的表现失色。以中泰创投为例,2024年其股权投资项目数量从2023年的10个骤降至3个,投资总额也从2.12亿元缩水至0.72亿元。更糟糕的是,2024年所投项目上市表现远逊于2023年,仅实现1家主板上市和1家新三板挂牌,而2023年则有信达证券、优必选等明星项目分别登陆上交所主板和港交所。
业内人士指出,券商自营投资若过度依赖一级市场,可能在IPO节奏放缓时遭遇“滑铁卢”。而中泰证券的投资布局显然未能及时调整,导致其在2024年承受了巨大的业绩压力。
投行业务的低迷表现,进一步加剧了中泰证券的业绩困境。2024年,公司投行业务收入仅为8.71亿元,同比下滑30.61%,创下2019年以来的新低。
2024年A股新上市企业仅100家,较2023年的313家大幅缩水。在有限的IPO资源分配中,头部券商凭借资源优势占据主导地位,中小券商如中泰证券的投行业务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利润率下滑至行业“警戒线” 更令人担忧的是,中泰证券投行利润率已从2021年的37.62%暴跌至2024年的16.93%,仅为高峰期的一半。保荐项目数量从2021年的11家锐减至2024年的6家,募资规模也从64.88亿元降至35.2亿元,降幅高达45.75%。
业内人士分析,募资规模缩水、IPO项目减少,以及债券承销竞争加剧,是投行利润率下滑的主要原因。即便是一向表现稳健的“券业一哥”中信证券,其2024年投行利润率也降至19.42%,不足2021年的半数。
中泰证券的困境并非孤例,而是整个券业投行板块的缩影。随着IPO节奏放缓、募资规模收缩,以及监管对并购重组业务的更高要求,投行利润率的下降已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多位资深保代坦言,投行的“暴利时代”已成过去式。未来,投行业务将逐步回归“正常轨道”,利润率可能长期维持在小两位数的水平。对于中小券商而言,如何在地方资源与股东背景的加持下,找到差异化竞争的突破口,将是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编辑有话说
中泰证券的2024年成绩单,既是行业变化的缩影,也是自身问题的暴露。无论是投资业务的“另类投资踩雷”,还是投行业务的“IPO数量锐减”,都在提醒我们,券商行业正进入一个更加理性、更加规范的时代。
对于中泰证券来说,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如何摆脱对地方资源的过度依赖,将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或许,只有在战略调整和业务转型中找到平衡点,才能真正走出业绩寒冬,迎来新的春天。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60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