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锂业巨头赣锋锂业(002460.SZ)交出了一份令人咋舌的成绩单——归母净利润亏损20.74亿元,同比暴跌141.93%,这是其上市15年来的首次年度亏损。财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仅189.06亿元,同比缩水42.66%,锂系列产品与锂电池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63.56%、31.19%,均受锂价暴跌拖累。
行业寒潮席卷全球:碳酸锂价格从年初10.1万元/吨跌至7.5万元/吨,跌幅达25.74%,导致公司核心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的49%骤降至2024年三季度的10.34%。同行天齐锂业亦亏损79亿元,印证了锂电行业“一夜入冬”的残酷现实。
逆势扩张:产能扩张背后的战略博弈 尽管业绩承压,赣锋锂业却逆势加码产能: • 上游资源:Goulamina锂辉石项目一期投产,Cauchari-Olaroz盐湖项目进入产能爬坡,Mariana项目2025年初投产,目标2030年形成60万吨LCE/年的供应能力。 • 下游延伸:锂电池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31.19%,但储能板块2024年营收近乎停滞,市场反应冷淡。
风险暗藏:公司短期借款超84亿元,货币资金仅70亿元,资金缺口超76亿元,不得不通过出售股权、发行美元债缓解压力。
资本困局:分拆上市搁浅与股东出逃 2024年3月,赣锋锂电宣布以16亿元回购28家股东股份,其中23家彻底退出。这一动作被业内视为分拆上市计划失败的信号——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赣锋锂电IPO之路已断。
股东信心崩塌:外资股东香港中央结算减持1.88%,深圳金汇荣盛私募基金更是抛售40%,市值较巅峰缩水超2300亿元。与此同时,公司固态电池研发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研发投入(2024年三季度6.58亿元)仅为宁德时代的1/29.
编辑有话说
赣锋锂业的遭遇折射出行业周期的残酷性:过度依赖上游资源、转型乏力、资本运作失利,使其在锂价暴跌中首当其冲。尽管押注未来产能,但若无法破解技术瓶颈与资金困局,60万吨LCE的豪言恐成泡影。对于投资者而言,锂电行业的“洗牌期”才刚刚开始。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60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