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特钢(600507.SH)的最新财报揭示了一个令人唏嘘的结果:2024年全年营收仅为215.6亿元,同比下降18.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剩2.48亿元,同比暴跌64.02%。更糟糕的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是锐减73.87%,仅达到1.76亿元。这一系列数字标志着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钢铁巨头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回顾过去几年,方大特钢的净利润一路下滑。2021年时,该公司的归属净利润曾高达27.32亿元,那是方大特钢的巅峰时期。然而,仅仅两年之后,这一数字便跌至6.89亿元,再到2024年的2.48亿元,降幅超过了90%。这种剧烈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暴露了公司在应对行业挑战时的不足。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方大特钢方面并未给出详细解释,只是简单提到受下游需求疲软及行业整体盈利压力的影响。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中研普华研究院的研究员袁静美指出,近年来钢铁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供需失衡。随着钢铁产能的不断扩大,市场上供应过剩的问题日益严重。而与此同时,下游需求的增长却远远跟不上供给的步伐。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建筑用钢的需求大幅减少;制造业增速放缓也导致工业用钢订单量下降。
尽管政府一直在推行去产能政策,但由于现有产能基数庞大,供需错配的问题依然存在。这种局面直接导致了钢材市场价格的持续低迷,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盈利能力被严重削弱。
卓创资讯的分析师李欢进一步补充道,从2024年的螺纹钢消费量数据来看,全年最高点出现在3月份,达到了3152.66万吨,但较2023年同期下降了20.1%。而在其他月份,除了1月外,几乎所有月份的消费量都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这表明螺纹钢下游的房地产和基建需求正在减弱,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
方大特钢自身的情况也不例外。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粗钢产量为10.05亿吨,同比下降1.7%;生铁产量为8.52亿吨,同比下降2.3%;钢材产量则为14亿吨,同比增长1.1%。相比之下,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约为8.92亿吨,同比下降5.4%。这意味着即便产量有所调整,但需求端的压力依旧巨大。
除了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外,方大特钢还面临着来自内部的成本压力。作为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之一,铁矿石的价格始终居高不下。即便是在价格有所波动的情况下,整体水平依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位置。
方大特钢方面承认,2024年钢价持续下行,而铁矿石价格却保持高位运行,这对整个行业的效益产生了负面影响。根据中钢协的数据,2024年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平均值为102.47点,同比下降8.39%。其中,长材指数平均值为105.22点,同比下降8.83%;板材指数平均值为100.58点,同比下降10.09%。
同期,中国进口铁矿石总量达到12.37亿吨,同比增长4.9%,创下历史新高。然而,进口矿的平均价格仅为106.93美元/吨,同比下降7.08%,降幅比钢价降幅少了1.31个百分点。尽管如此,铁矿石价格的坚挺仍然是国内钢铁企业盈利的一大障碍。
李欢特别提到,2024年螺纹钢的价格走势呈现出“N”形的趋势。截至年底,24个主导城市的螺纹钢日度均价为3384.76元/吨,较年初下跌了581.24元/吨,跌幅达14.66%。全年最高点出现在1月初,为3978.1元/吨,而最低点则是在8月中旬,跌至3059.55元/吨。
展望未来,李欢预计2025年的螺纹钢价格仍将承受较大压力。尽管国家政策倾向于减少粗钢产能,短期内可能会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但由于高产能的存在,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再加上下游房地产和基建行业的低迷态势,供需矛盾将继续存在,螺纹钢价格预计将继续承压。
编辑有话说
方大特钢的业绩下滑不仅仅是个别企业的孤立事件,而是整个钢铁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供需失衡、成本上升、市场需求萎缩等问题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复杂的难题。要想摆脱困境,钢铁企业必须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升产品质量,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同时加强环保投入,实现绿色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找到新的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60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