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港股上市企业中国环保能源作出了一项令人瞩目的决定,计划在其现有的珠宝和放贷业务基础上,增加白酒销售业务。公司已与四川杜甫酒业达成合作,获得了除港台两地市场外,还包括日韩及东南亚等10多个市场的独家代理权。
这一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公司股价迅速迎来大涨,总市值重回1亿港元以上。然而,好景不长,之后多日股价阴跌,昨日收盘总市值又重回1亿港元以内,似乎这场轰动只是市场的短暂玩笑。
中国环保能源多年来业绩表现不佳,过去10个财年中有7个财年处于亏损状态,最近两个财年更是连续亏损。据2025财年中期报告,公司营业收入2376.00万港元,同比下降15.37%,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095.9万港元。珠宝设计及市场营销收入1132.00万港元,放贷业务收入1604.00万港元,同比分别下降38.91%和增长16.23%。
面对业绩困境,公司曾试图通过介入大健康领域中医板块来改善业绩,但未见明显成效。如今,公司毅然决定涉足白酒行业,这一决策背后,是公司对业务多元化发展的渴望和对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探索。
公司认为,相比珠宝行业,白酒消费频次更高,市场空间更大。然而,当前白酒行业已进入存量时代,消费疲软和库存高企共振引发价格倒挂,市场形势并不乐观。区域中小酒企纷纷剑走偏锋地出海,试图寻找更大的市场机会。
但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对此并不看好,他认为海外白酒消费群体主要是华人,中国白酒尚未得到外国主流市场的广泛认可。尽管如此,中国环保能源还是咬牙签下了3年实现销售额不低于1.5亿元的军令状,显示出公司对这一业务的决心和信心。
四川杜甫酒业,这家名不见经传的酒企,因与中国环保能源的合作而迅速走红。其前身为创立于1983年的四川绵竹县曲酒二厂,1994年改名为四川杜甫酒厂,1996年跻身文化部评定的中国文化名酒阵营。
公司拥有13家控股企业,以浓香、清香并举,年产原酒5000吨、商品酒1万吨。与其他酒企不同的是,杜甫酒业对文化名人相当推崇,不仅公司名冠于诗圣杜甫,还陆续将杜甫、李白、张飞、刘备等历史文化名人,以及各类诗词注册成商标,其中“杜甫”品牌在2024年还荣获四川老字号称号。
在董事长彭作权的治理下,公司坚持特色化、品牌化和IP化,致力于酿出一瓶文化酒。2018年起,公司公开祭出杜甫文化之旅项目,两年后又在绵竹打造诗酒小镇和武侯酒庄项目,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环保能源此次转行卖酒,被外界解读为四川杜甫酒业寻求曲线上市的路径。不过,目前公司股权结构未发生改变,仅属于销售层面的合作。港股市场自珍酒李渡2023年4月上市后,白酒企业鲜有冲刺上市。
肖竹青认为,港股主要是机构投资人和国际投资人,对中国白酒缺乏足够的认知,四川杜甫酒业即便登陆港股,估值也不会高。但无论如何,中国环保能源与四川杜甫酒业的合作,无疑为双方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编辑有话说
中国环保能源跨界卖白酒的决定,无疑为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虽然短期内股价有所波动,但长远来看,这一举措可能会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然而,白酒行业的现状和市场环境不容忽视,公司在这一领域的探索仍需谨慎。
四川杜甫酒业虽然在文化名人的品牌塑造上下了不少功夫,但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还需时间和市场的检验。希望中国环保能源和四川杜甫酒业能够携手共进,实现双赢的局面。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60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