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脱发问题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据数据显示,中国约有2.5亿脱发人群,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面对这一巨大的市场需求,植发行业似乎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作为“植发第一股”,雍禾医疗的发展历程颇具代表性。2010年,张玉创立雍禾医疗,将植发生意逐步推向全国。自2018年有公开业绩披露以来,雍禾医疗曾连续4年保持营收高速增长,2021年成功登陆港股,成为行业标杆。
然而,上市后的雍禾医疗却遭遇了业绩滑铁卢。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大降34.85%至14.13亿元,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2023年,尽管营业收入有所恢复,但归母净利润巨亏5.46亿元。2024年,公司预计继续亏损约2.46亿元。
高昂的价格
植发项目高昂的价格,让许多脱发人群望而却步。国内植发行业提取一个毛囊的费用普遍为10-20元,一次植发的费用一般都在2万元以上。这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行业乱象
一些中小植发机构存在过度包装、过度承诺、虚假宣传、乱收费等问题。为促成交易,报高需要移植的毛囊数量,然后再给客户打折扣,实际最终实施手术的数量严重不足。这使得外界对植发机构普遍存有乱收费、价格不透明的印象。
获客成本高
植发消费低频,一般就是一锤子买卖,导致获客成本居高不下。为了获取客户,植发机构必须通过各种渠道砸钱做营销和广告,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价格体系改革
从2023年2月起,雍禾医疗率先打破了行业普遍采用的以毛囊为单位的计费模式,采取以医生等级和植发方式为依据的“一口价”价格体系,欲借此来降低植发患者对价格的决策成本。这一转变,对获客带来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公司植发项目的人均收费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降低。
业务拓展
雍禾医疗正在加大医疗养固服务,将业务前置,以扩大客群,将服务的链条延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医疗养固服务实现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25.3%,营收占比提升至23.9%。
战略收缩
2024年,雍禾医疗明显实施了战略收缩。截至6月末,旗下植发医疗机构的数量为72家,比年初减少了3家。与此同时,公司大规模减员,员工数量从2023年6月末的4791人,减至2024年同期的3826人,其中,医生减少90人。
雍禾医疗的股价从2021年底的15.8港元/股,一路走低至如今的不足1港元,市值仅剩5亿港元。投资者们的热情,也早已散去。要重建投资者信心,雍禾医疗需要在提升业绩、改善财务状况的同时,加强公司治理,提高透明度,增强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信心。
编辑有话说
作为"植发第一股",雍禾医疗也曾受到投资者的追捧。2021年12月13日,公司以15.8港元/股的发行价登陆港股,首日盘中一度大涨16.33%至18.38港元。此后,公司股价一路走低,最新股价为0.980港元(3月4日收盘),总市值仅为5.15亿港元。
面对行业困境,雍禾医疗正在积极调整策略,试图通过降低成本、优化服务和提高效率来扭转局面。尽管挑战重重,但雍禾医疗仍有希望在未来找到新的增长点,重新赢得市场的认可。
雍禾医疗的困局,揭开了医疗消费化的残酷真相:当"头顶焦虑"被做成流水线生意,2.5亿脱发人群就成了资本游戏的燃料。或许真正需要"植发"的不是消费者,而是这个透支信任的行业。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60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