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棒杰股份旗下的二级子公司——扬州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对其高效光伏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实施临时停工停产,并计划对核心生产设备进行全面大型检修。这一决定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根据公告,此次停产预计将持续不超过3个月,目的是为了减少经营亏损、优化设备性能,同时确保后续生产的高效与安全。
扬州棒杰作为棒杰股份光伏业务的核心子公司,其停产无疑对公司整体运营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尽管公司强调此举是为了“止损”,但停产的背后也暴露了光伏业务近年来面临的严峻挑战。
棒杰股份目前的主营业务为无缝服装业务及光伏业务,这两块业务在公司 2023 年总收入中分别占比 67.9% 和 30.06%。扬州棒杰作为棒杰股份开展光伏业务的主要子公司,此次停产无疑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据了解,扬州棒杰目前处于亏损状态,短时间内难以扭亏。今年 1 月份,棒杰股份曾公告披露,光伏板块部分子公司出现未能按时履行部分债务偿还义务的情况,扬州棒杰就在其中。
棒杰股份对扬州棒杰直接持股 0.9901%,并通过控股子公司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间接持股 67.3537%。此次扬州棒杰临时停产,主要是为了减少经营亏损,同时进一步提升设备性能,确保后续公司的产品质量和生产高效安全。
棒杰股份进军光伏产业的时间并不长。2022 年 11 月底,公司宣布借助战略股东光伏产业领域的丰富经验,把握光伏产业增长的市场机遇,投资布局了光伏产业,从而形成了 “无缝服装 + 光伏” 双主业的业务结构。
2023 年,公司无缝服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5.18 亿元,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 67.90%;光伏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29 亿元,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 30.06%。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无缝服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4.82 亿元,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 50.39%;光伏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4.75 亿元,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 49.61%。
扬州棒杰此次停产,主要是受光伏行业竞争加剧、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经营未达预期,持续亏损。据公告显示,2023 年,扬州棒杰实现营收 3 亿元,但净利润为 -1.6 亿元;2024 年前 9 个月,其营收和净利润分别是 6.28 亿元、-2.75 亿元。
棒杰股份表示,扬州棒杰临时停产将减少公司经营亏损,避免继续生产造成更大规模的亏损和资金投入,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契合公司战略发展方向,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除了经营亏损,扬州棒杰还面临着债务问题。2024 年 8 月,扬州棒杰曾因未能偿付到期债务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不过债权人之后撤回了申请,扬州棒杰未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今年 1 月,棒杰股份公告,光伏板块部分子公司出现未能按时履行部分债务偿还义务的情况,截至 1 月 15 日,光伏板块子公司在金融机构累计逾期或提前到期的借款金额合计约 1.06 亿元。
尽管扬州棒杰目前面临困境,但棒杰股份表示,公司将继续关注高效光伏太阳能电池片市场行情,在向原有客户询价的基础上,积极发掘市场中的优质存量需求。同时,公司也将采取措施,积极化解光伏业务风险,保障公司无缝服装业务的稳定发展。
棒杰股份的光伏业务虽然遇到了一些挑战,但公司也在积极应对。未来,随着市场的变化和公司策略的调整,扬州棒杰能否扭亏为盈,让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有话说
棒杰股份的光伏业务从最初的大胆布局到如今的停产检修,可谓一波三折。扬州棒杰的亏损不仅反映了公司在光伏领域的试水失败,也折射出整个行业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尽管停产检修是短期内的一种“自救”措施,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棒杰股份的光伏梦或将渐行渐远。
不过,危机中往往孕育着转机。棒杰股份的传统主业——无缝服装业务依然稳健,这为其提供了宝贵的现金流支持。未来,公司需要在“双主业”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稳住现有业务的基本盘,也要审慎评估光伏业务的未来发展潜力。或许,这次停产检修将成为棒杰股份重新出发的起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60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