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自如发布了一封内部信,宣告公司正式进入二手房买卖领域,推出了全新的二手房买卖品牌“自如美家二手房”。这一消息引起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那么,自如此举是主动拓展新市场,还是迫于无奈的转型之举呢?
1. 三大产品齐上阵:自如美家二手房聚焦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优质楼盘,祭出焕新好房、清水好房、心舍好房这三大产品,助力业主卖房。这就好比在房源池里精心挑选,把不同成色的房子都包装一番,给买家更多的选择。
2. 全网联卖搞合作 :它可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向全网认证的合作伙伴开放房源,相当于拉起了一支联合卖房的队伍,大家一起发力,把房子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3. 佣金特惠有吸引力 :买卖佣金打八折,这一招对买卖双方来说都挺有诱惑力,毕竟谁不想省点钱呢?
从这些内容来看,自如并不是要去做传统的二手房中介,而是走房源美化和代卖的路子。
说起房源美化代卖,这模式在国内不是新鲜事。简单来说,代卖公司和业主商量好销售底价,然后对房子进行装修美化,再以特定价格卖出去,赚的是装修产生的溢价。自如为啥要入局二手房美化装修代卖赛道呢?这背后逻辑挺清晰的。
自如起家靠的就是收房装修再出租,这么多年下来,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简易装修产业链,还有自己的设计和家具工厂。虽说出租房装修品质常被吐槽是 “甲醛房”,但成本优势摆在那儿呢。
而且,自如房源积累量大得很,在全国有近 50 万业主,装修经验也丰富,在供给端那是相当有优势。不过,在去化能力方面,它有没有成熟的营销团队和全网联卖的实力,还得打个问号。
在房源联动上,自如二手房买卖业务主要聚焦京沪两大城市。可在这俩城市,中介市场渠道相对集中,自如做装修代卖,绕不开贝壳。虽然自如同贝壳是 “同根生”,但如今已经独立运作,贝壳自己的租赁业务还和自如有竞争,未来两者在战略层面会不会联卖合作,真不好说。
自如从租房跨界到卖房,看着像是产业链延伸,实则要大刀阔斧地调整公司方向和业务能力,转型难度不小。为啥要这么做呢?还不是因为租房业务压力山大。
自如以前靠二房东模式,低收高出,在房租上涨时能赚一笔。可一旦房租下跌,亏损就来了。即使推出增益租产品,也难挡租房市场下滑的冲击。
就拿北京来说,2024 年租赁房源挂牌量同比激增 43%,成交量却只涨了 7%。2022 年 - 2024 年北京新增保租房 21.4 万套,2024 年单年供应量达 8.3 万套,是传统租赁市场年均新增房源的 3 倍。再看需求端,2024 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比 2020 年少了 87 万,25 - 35 岁的主力租客群体缩减 21%。租赁市场这压力,可想而知。
所以,自如才会一边要求业主降价或解约,一边让租客涨租金,结果官司、冲突、舆情不断。
上市受阻也给自如带来财务压力。从 2019 年起,市场多次传出自如要上市的消息,可直到现在,都没成功。2020 年后,自如也没新的融资进来,没有资本市场的支持,只能拓展新市场求生存。
装修代卖给自如开辟了新业务方向,但能不能成为救星,还真不好说。毕竟,这业务成功的关键在于房源美化装修的性价比和去化能力,要是这两方面做不好,企业就会面临财务风险。
不过,对于自如来说,这也是个机会。要是能在装修代卖领域闯出一片天,说不定就能缓解租房业务的压力,找到新的增长点。但这条路到底怎么走,能不能走得通,还得交给时间和市场来验证。
编辑有话说
自如这次踏入二手房买卖领域,可以说是站在了转型的十字路口。从租房到卖房,这一步跨得不小,有无奈的成分,也有主动求变的勇气。装修代卖模式有潜力,但也充满挑战。未来,自如能不能在这片新市场站稳脚跟,既要看它在房源美化和去化上的本事,也离不开整个市场环境的变化。不管怎样,我们都期待自如能给市场带来新的活力,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60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