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少帅执掌3800亿友邦人寿 激进扩张后如何破解盈利困局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显示,张晓宇正式获批出任友邦人寿董事长。这一任命标志着友邦人寿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自2020年完成“分改子”改制后,友邦人寿以激进的扩张策略在红海市场中迅速崛起。然而,高速扩张的背后也带来了盈利压力,净利润较峰值缩水近半,赔付支出与准备金计提仍在限制盈利能力。

张晓宇的履历堪称亮眼。2000 年加入友邦后,他在集团内部历经多层级、多岗位历练,并于 2017 年出任友邦人寿首席执行官,成为当时友邦体系内最年轻的中国区 CEO。在此期间,他见证了友邦多个重要时刻,尤其是 2020 年完成 “分改子” 改制后,友邦人寿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外资独资人身保险公司,打破分支机构扩张限制。

49岁少帅执掌3800亿友邦人寿 激进扩张后如何破解盈利困局

此后,友邦人寿的分支机构从北京、上海等 5 地快速拓展至四川、山东、安徽等 10 个省市,总资产也从 2020 年末的 1986.96 亿元增至 2024 年三季度的 3821.18 亿元,增幅达 92.31%。保险业务收入更从 2020 年的 397.98 亿元飙升至 2023 年的 607.61 亿元,增幅达 52.67%。

然而,高速扩张的背后却暗藏盈利压力。2021 年净利润达到 83.78 亿元峰值后,2022 年、2023 年分别降至 58.37 亿元和 42.67 亿元,同比下滑 30.33% 和 26.91%。尽管 2024 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回升至 45.88 亿元,仍未恢复 2021 年水平。

面对 “增收不增利” 的现状,张晓宇多次强调需要坚持 “长期主义”,加快由追求速度和规模向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转变。此次出任友邦人寿董事长,他能否解决公司的盈利以及转型困局呢?

继 2024 年 11 月被任命为友邦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区域首席执行官后,张晓宇如今又正式获批担任友邦人寿董事长一职。与前任董事长李源祥不同,1976 年出生的张晓宇是友邦体系培养出来的保险干将。

据了解,彼时,友邦集团与复旦大学合作成立精算中心,资助学生参加北美精算师资格认证的学习。张晓宇作为复旦大学数学系的优秀高材生,正是在这一契机下加入了友邦。

公开资料显示,2000 年加入友邦集团上海分公司后,张晓宇先后在友邦集团中国区精算部、行政管理部及业务发展部任职。2011 年出任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暨业务发展总监;2013 年出任原友邦集团中国区首席市场官;2015 年出任首席业务执行官,同时负责多元营销渠道建设。2017 年正式担任友邦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负责友邦集团在中国内地的运营与管理。

2024 年以来,友邦人寿多个高管职位也有变动。其中,接替张晓宇担任友邦人寿首席执行官一职的是来自平安人寿的 “老将” 余宏。据报道,去年 11 月,张晓宇向公司员工发出的内部信中曾提到,平安人寿原总经理余宏将加入友邦人寿担任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友邦人寿的战略规划和执行,以及日常经营管理。

公开资料显示,余宏是平安人寿第一位女性总经理,在平安体系深耕超 27 年,在平安人寿任职期间,余宏深度参与了平安人寿的战略规划升级,协助推动 “4 渠道 + 3 产品” 改革战略落地。

此外,2024 年,友邦人寿还经历了总精算师张敏、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官与合规负责人林红、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陈佳三人的离任。与此同时,新任命谷刚为副总经理兼任首席新机构拓展官,何永豪为总精算师,高汉强为总经理助理兼首席风险官、临时合规负责人。

友邦人寿正处于高速扩张期。由于政策原因,友邦保险在 1992 年成立上海分公司后,多年来仅能在上海、广东、深圳、北京、江苏等五地开展业务。2020 年 “分改子” 后,上海分公司改建为友邦人寿,并开始快速扩张。

2020 年至 2024 年,友邦人寿在原来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江苏 5 地展业的基础上,在天津、河北、四川、湖北和河南设立新分公司,将业务拓展至 10 个省市。去年 12 月 25 日,友邦人寿获山东省金融监管局批复,同意友邦人寿山东分公司开业。目前,友邦人寿尚有安徽、重庆、浙江三家省级分公司正在筹建中。

区域覆盖面扩大直接带动了友邦人寿资产规模上升。据友邦人寿披露数据显示,2020 年至 2023 年,友邦人寿总资产分别为 1986.96 亿元、2284.66 亿元、2664.58 亿元、3194.30 亿元,同比增长达 13.31%、14.98%、16.63%、19.88%。2024 年三季度末,友邦人寿总资产再度上升至 3821.18 亿元,同比增长达 26.13%,相比 2020 年末,总资产增幅达 92.31%。

与此同时,在承保端,友邦人寿的保险收入同样持续攀升。2020 年至 2023 年,该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 397.98 亿元、453.30 亿元、510.37 亿元、607.61 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16.59%、13.90%、12.59% 及 19.05%。2024 年前三季度,友邦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为 624.2 亿元,同比增长 22.12%。

然而,与资产、营收的显著扩张相比,友邦人寿的净利润却承受了明显压力。数据显示,2020 年至 2023 年,友邦人寿净利润分别为 15.51 亿元、83.39 亿元、57.35 亿元及 41.16 亿元,2022 年、2023 年同比下滑 31.23% 和 28.23%。

成本端压力是利润承压的主因。数据显示,在净利润达到顶峰的 2021 年,友邦人寿当年的赔付支出和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为 68.88 亿元、282.6 亿元,而到了 2022 年和 2023 年,赔付支出分别增长至 87.24 亿元、104.7 亿元;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也位于高位,分别为 259.82 亿元、383.4 亿元,显著挤压利润空间。

进入 2024 年,受资本市场转暖影响,二三季度友邦人寿净利润有所提升,截至三季度末,该公司净利润达 45.88 亿元,已超 2023 年全年,三个季度的综合投资收益率更是达到了 9.07%,超过近三年平均水平 4 个百分点。

需要留意的是,2024 年大多数险企的净利润都有所提高。据统计,在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利润数据的 59 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里,有 42 家实现盈利,其中 18 家实现扭亏为盈;在亏损的 17 家险企中,有 7 家实现了减亏。因此,友邦人寿净利润的可持续性仍有待进一步检验。

面对友邦人寿 “增收不增利” 的现状,张晓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多次强调,当前寿险行业正处于深度转型期,需要秉持 “长期主义” 理念,加快从追求速度和规模向以价值和效益为核心的方向转变。随着张晓宇正式出任友邦人寿董事长,未来如何在规模扩张与价值创造之间取得平衡,将成为检验其战略是否成功的关键。

事实上,友邦人寿的快速扩张,映射出其母公司友邦集团的战略转型。一直以来,友邦集团的保险产品主要以保障型高价值产品为主,定位较为高端。但近年来,保险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储蓄型保险需求急剧增长,这使得友邦集团原有的竞争优势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数据显示,友邦集团的经营收入近几年呈现出下滑的态势。净利润的走势同样犹如 “过山车”。2020 年和 2021 年,友邦集团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 57.79 亿美元和 74.27 亿美元。然而,2022 年友邦保险股东应占溢利大幅下跌至 33.31 亿美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友邦集团选择在巩固传统代理人渠道优势的同时,加速银保渠道建设。针对内地,友邦集团在 2021 年斥资 120 亿元入股中邮人寿,成为仅次于中国邮政集团的第二大股东,而在香港,与东亚银行达成为期 15 年的独家策略性银行保险伙伴协议。

这一系列渠道转型举措成效显著。2023 年,友邦集团新业务价值达到 40.34 亿美元,同比增长 30%。其中,银保渠道的表现尤为突出,2023 年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激增 42%,其合作网络已覆盖东亚银行、花旗银行以及中国邮储银行等众多金融机构。

从友邦人寿保险产品的经营信息也能发现这一变化。2022 年,保险保费收入排名前 5 位的产品均来自个人代理渠道;而到了 2023 年,排名前 5 位的产品中,友邦盛世经典尊享版终身寿险通过银行邮政代理渠道销售,保费规模高达 16 亿元。

得益于上述策略调整,友邦集团的净利润出现了回升迹象。2023 年,友邦集团实现股东应占溢利 37.64 亿美元。2024 年上半年,友邦集团实现股东应占溢利 33.14 亿美元,同比增长 47.29%。

在利率下行周期与行业深度调整的双重考验下,友邦集团能否将短期规模红利转化为长期价值动能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有话说

友邦人寿在新掌门人张晓宇的带领下,正面临着转型的关键时期。虽然高速扩张带来了资产和营收的增长,但盈利压力也不容忽视。未来,如何在规模扩张与价值创造之间取得平衡,将是友邦人寿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同时,友邦集团的战略转型也在持续推进,其在下沉市场的布局和渠道转型的成效,将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让我们一起关注友邦人寿和友邦集团的未来发展。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60124.html

(0)
投资参考网的头像投资参考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日 上午9:23
下一篇 2025年3月2日 上午10:18

相关推荐

  • 业绩下降、痛失“现金奶牛”,达仁堂面临诸多考验

    达仁堂11月27日发布公告,张铭芮因工作变动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等职务,王磊成为新的董事长。达仁堂今年前三季度营利双降,稍早前转让“现金奶牛”中美史克股份,上任后的王磊将面临一系列考验。 前三季度营利双降 作为一家中华老字号,达仁堂拥有一批以速效救心丸为代表的中成药产品,业务涵盖中药材、中成药、化学原料及制剂、营养保健品的研发制造及医药商业和药品零售等众多…

    2024年12月2日
    00
  • 视频|收评:创业板指放量大涨2.5% 大金融、机器人概念股集体爆发

    11月29日,市场早盘震荡拉升,午后有所回落,创业板指领涨,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上涨,近200股涨超9%。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71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2179亿元。盘面上,大金融股集体走强带动指数拉升,锦龙股份、国盛金控、汇金科技、大智慧等涨停。机器人概念股再度爆发,拓斯达、三丰智能、巨轮智能、爱仕达等30余股涨停。大消费股表现活跃,电商、食品股领涨…

    2024年11月29日
    00
  • 曹德旺妹妹携手清华学霸冲击百亿IPO 正力新能182亿估值剑指电池新势力

    近日,新能源领域迎来了一则重磅消息:由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的妹妹曹芳与清华学霸陈继程共同创立的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力新能”),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这家专注于电动汽车电池研发与销售的企业,目标直指百亿IPO,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的又一巨头。 曹芳的创业之路:从玻璃到新能源的跨越   曹芳曾是福耀玻璃的副总经理,…

    2025年2月17日
    00
  • 中报现场|金地集团徐家俊:无存续境外债,年内待偿债务30亿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记者袁秀丽)9月18日,今年3月正式接棒董事长之位的徐家俊,出现在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地集团”)举办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他表示,2024年金地集团剩余待偿还公开市场债务为11月-12月份合计到期的30亿元中票,公司通过大宗资产处置、加速销售去化、积极拓展融资渠道等手段,积极筹措偿债资金,并完成公开市场债务的如期兑付…

    2024年9月18日
    00
  • 巴菲特谈遗嘱问题和财富观

    参考消息网11月27日报道 据埃菲社11月25日报道,现年94岁的美国著名投资家沃伦·巴菲特25日在宣布将其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的新消息时透露,他不相信“王朝财富”,并建议所有父母在有生之年与子女和后代一起商讨遗嘱问题。 巴菲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将把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价值约12亿美元的股票捐给他的家族基金会,并附上一封信,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和遗产,同时承…

    2024年11月27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9063998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