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行业掀起整合潮!中央汇金“航母级券商”猜想引爆市场

  深度解析汇金系券商整合逻辑与潜在路径

近两周的股市里,中央汇金(拟)实控的上市券商们(除申万宏源外)可是出了一把风头。中国银河一路狂飙,涨幅达到了 14.98%;信达证券也有不俗表现,涨了 12.7%;中金公司和东兴证券分别上涨了 6.56% 和 6.09%。这股价的上扬,就像是市场预期的一面镜子,照出了大家对汇金系券商整合的满满好奇与期待。

券商行业掀起整合潮!中央汇金“航母级券商”猜想引爆市场

在当下证券行业并购重组的浪潮中,汇金系券商将如何 “组团” 整合,那可是热门话题榜上的常客。据券商中国记者的梳理,要是以 30% 股权为标准,中央汇金在 9 家券商里都有一定话语权,但从整合的角度来看,实控的 6 家券商更受关注。

有业内人士分析,中央汇金已经实控的券商整合肯定是优先安排,其他的就得看对三大 AMC(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进一步整合情况了。也有人提到,汇金系券商合并是有点空间,但也不用急在一时,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的合并效果,说不定会是个重要的参考样本呢。

虽说现在市场上各种整合猜想满天飞,但不管哪个版本最后成真,咱们立足当下,从汇金系券商现在的发展情况和以前的整合案例来看,说不定能发现不少有用的东西。

随着财政部打算把中国信达、东方资产、长城资产的部分股份划转给中央汇金,信达证券、东兴证券、长城国瑞证券的实控人就变成了中央汇金。与此同时,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证金融)66.7% 的股权也计划划转到中央汇金名下,而中证金融又参股了申万宏源、中国银河等,这意味着汇金系旗下券商的阵容和股权比例都要发生变化了。

记者根据划转后的股权关系梳理了一番,发现中央汇金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持有或影响 30% 以上股权的券商一共有 9 家,其中 6 家是实控,3 家已经派驻了董事。

具体来说,以 2024 年三季报为参考,中央汇金直接持有中金公司 40.11% 的股权;通过中国银河金控与中证金融间接持有中国银河 48.20% 的股权;直接持有申万宏源 20.05% 的股权,再通过建银投资与中证金融间接持股 28.88%,加起来一共是 48.93%。

顺着这个思路,中央汇金还会通过中国信达间接持有信达证券 78.67% 的股权;通过东方资产间接持有东兴证券 45.14% 的股权;通过长城资产间接持有长城国瑞证券 67.00% 的股权。这 6 家券商都是中央汇金实打实控制的。

除此之外,中央汇金还直接持有中信建投 30.76% 的股权,是第二大股东;通过光大集团、光大控股、中证金融间接持有光大证券 48.7% 的股权。而且,中央汇金和中银证券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银行通过中银国际控股持有中银证券 33.42% 的股权,而中央汇金又直接持有中国银行 64.13% 的股权。

不过,从日常的人事任命等情况来看,现在受中央汇金影响最直接、最深的主要是中金公司、中国银河和申万宏源。这三家券商都有中央汇金派驻或者中投公司背景的非执行董事。

在监管推动证券行业供给侧改革,支持头部券商做大做强的背景下,再加上同一实控人背景合并阻力小、市场相关预期高等因素,汇金系券商股权有进一步整合的可能。非银分析师们可是没闲着,对那些已经或者正在进行的并购重组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综合来看,大股东相同或同一实控人、联系紧密、业务优势突出且互补、并购方整合能力强的券商之间并购,效果会更好。

这样一来,由中央汇金实控的 6 家券商都有整合的可能性。有业内人士分析,在中央汇金控制下的券商更容易启动合并,通过其他实体股东间接持有的股权整合顺序会排在后面,特别是三大 AMC 系券商的整合,还得观察三大 AMC 的进一步整合情况。

在市场流传的各种整合版本里,中金公司和中国银河合并的呼声那是相当高。虽然两家公司都多次否认,但相关传闻炒了一年多还没停。从记者和业内人士的交流来看,同一实控人、规模大、人事紧密、业务互补等因素,都让这两家券商合并的概率看起来更大了。

早在 2023 年 10 月,中国银河的董事长陈亮就去中金公司担任董事长了,而中金公司出身的王晟从中国银河总裁升任为董事长。当时这一高管对调可是引起了好大的关注,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合并的前兆。而且,从 2024 年 4 月吴波离任后,中金公司总裁的人选一直空缺,到现在都快 11 个月了。

再说说这两家公司的优势,中国银河和中金公司都在北京,规模也不小,对于打造 “国际一流投行” 这个目标来说,它们是最接近的。在中央汇金的主导下,如果真有整合动作,后续交易推进效率应该会比较高。

从 2024 年三季报的数据来看,中国银河加上中金公司,总资产超过了 1.4 万亿元,净资产是 2143.77 亿元。虽然比不上中信证券,也比不上国泰君安加上海通证券,但和这两者的差距会大大缩小。要是和另一头部券商华泰证券比,中国银河加中金公司的体量可就更胜一筹了。

在业务方面,中国银河在零售业务上很厉害,渠道网络很广,股票经纪、金融产品代销、信用业务和期货业务都在行业前列。而中金公司在机构客户、高净值客户方面有很深的积累,跨境业务能力和研究实力也很突出。

两家券商在经纪、投行、资管等业务方面都有一定的互补性。比如中国银河在债权融资市场上竞争力很强,但股权融资这块比较弱,中金公司在这方面就有明显的优势。再比如,中金公司在香港、纽约、伦敦、新加坡、旧金山、法兰克福、东京这七个国际金融中心都有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而中国银河这两年通过收购联昌证券在东南亚市场不断拓展。还有,中金公司没有设立资管子公司,但中国银河旗下有银河金汇,资管业务规模在行业里也是排在前面的。

从发展规模来看,申万宏源也是个大券商,和中国银河、中金公司差不多是一个梯队的。但从注册地、发展历史等多方面来看,大家对它是强强联合,还是被 “大吃小”,或者自己单独发展,看法不太一致。

申万宏源经历过好几次整合,情况比较复杂,现在是 “投资控股集团 + 证券子公司” 的双层架构。证券子公司就是申万宏源证券,在上海,它下面还有申万宏源西部证券、申万宏源承销保荐等子公司。申万宏源西部证券主要在西北地区开展经纪、两融等业务,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公司主要做投行业务,注册地都在新疆。

所以,申万宏源在上海和新疆等地区根基比较深,这些年也在不断拓展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华中、大西南等地区的业务。从业务上来说,申万宏源在研究、经纪、北交所及新三板业务方面比较突出。

因为有 AMC 基因,东兴证券、信达证券、长城国瑞证券合并的猜想也比较流行。这三家券商这几年都在加大和集团的协同,在不良资产及特殊机会投资等领域发展。东兴证券和信达证券都在北京,净资产规模差不多,业务发展各有特色。

东兴证券以 “大投行、大资管、大财富” 为基本战略,这两年业绩表现很亮眼,2024 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4.5 亿元到 17 亿元,同比增长 76.89% 到 107.38%。信达证券在并购重整、企业纾困等方面持续发力,积累了丰富的实操经验,还依托旗下的公募基金在资管业务方面比较突出。

从区位来看,信达证券在辽宁有比较明显的区位优势,而东兴证券在福建有多年的客户积累和渠道优势,41.05% 的分支机构都分布在福建地区。同时,东兴证券在福建地区分支机构的手续费收入、证券交易额等多项指标一直位于福建证监局辖区(不含厦门)内证券公司前列。

从这点来看,长城国瑞证券和东兴证券也有互补性。作为三家 AMC 系券商中净资产规模最小的,长城国瑞证券确立了 “根植根据地,服务中小微” 的业务战略,不断深化 “SC+AMC” 业务模式。公司现在有 15 家营业部,福建有 9 家,其中 7 家都在厦门。

不过,很多业内人士和记者交流时也提到,券商合并重组可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得从战略角度考虑,打造出一个实力更强、更有竞争力的券商。

有分析人士指出,汇金系券商确实有合并的空间,但不一定就是现在,特别是三大 AMC 系券商。虽然有政策等利好因素,但还得充分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合并的效果、券商股价上涨、高管安置、各股东利益诉求、2024 年年报发布等。

需要指出的是,汇金系券商通过股权划转整合是有先例的。申银万国和宏源证券合并重组、中金公司吸收合并中投证券,都成了行业发展中的典型案例。再回过头去复盘这两个案例,或许对现在的情况能有一些启示。

2008 年到 2013 年,“一参一控” 要求开启了券业第三轮并购浪潮。建银投资在 2008 年、2010 年先后把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中投证券的股份转让给了母公司中央汇金。2016 年 11 月,中金公司受让了中央汇金所持中投证券的全部股权。中投证券后来改名为中金财富,以子公司的形式运营。

申万宏源也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中央汇金原来控股申银万国证券,而宏源证券是建银投资旗下的券商。2014 年 7 月,申银万国和宏源证券签订了换股合并协议。2015 年 1 月,申万宏源集团迁址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并形成了 “投资控股集团 + 证券子公司” 的双层架构。

据平安证券非银分析师王维逸团队分析,除了 “一参一控” 要求外,申银万国和宏源证券的合并对于中央汇金理顺券商股权投资、实现申银万国上市都有重要意义。而且,宏源证券当时部分高管面临监管部门调查,内部相对动荡,也为双方的并购重组创造了机会。中投证券是中央汇金的全资子公司,合并难度相对较小,中金公司业务结构比较有特色,双方体量差不多,业务也能互补。

申万宏源的合并重组前后花了近 15 个月,中投证券被合并则用了大约 9 个月。从结果来看,申银万国和宏源证券合并后实现了强强联合,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等指标都有所提升。中投证券被合并后主要经营财富管理业务,补足了中金公司在零售客户方面的短板。

不过在业界看来,发展到后期,申万宏源并没有完全实现 “1+1>2” 的效果。东吴证券非银分析师孙婷团队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两家公司业务虽然有一定互补,但并不明显。一方面,营业部地域分布有一定互补性,但公司内部管理层整合和文化差异比较明显。另一方面,两家公司从业务结构上存在一定互补,但经纪业务和两融业务作为零售业务,申银万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品牌价值、业务网点等,而宏源证券在债券销售、债券自营方面的优势,很难与申万宏源的优势形成互补。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两个案例在合并后都采用了子公司的形式。记者注意到,对于当下新一轮行业并购重组,有分析师指出,有并购预期的头部券商,更有希望采用专业子公司模式。

国泰君安非银分析师刘欣琦认为,经过充分融合,专业子公司模式的协同效果更突出,市场份额、资金使用效率相对行业的优势会逐步显现。而头部券商有较强的并购重组预期,更有希望采用专业子公司模式来实现更优的财务结果。

编辑有话说

汇金系券商的整合之路可谓是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和猜想。从股价上涨到股权关系的梳理,再到对中金公司和中国银河等合并的热议,以及回顾过去的整合案例,这一系列的事情都让我们看到了证券行业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探索。不管最终的整合结果如何,我们都希望这些券商能够在整合中实现优势互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为整个证券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投资者们带来更多的机遇。毕竟,一个更强大、更有活力的证券行业,对大家来说都是好事,不是吗? 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汇金系券商未来的发展吧。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60108.html

(0)
投资参考网的头像投资参考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日 下午12:20
下一篇 2025年3月2日 上午9:03

相关推荐

  • 余额宝跟微信理财通哪个收益更高?赚钱多?

    余额宝与微信理财通简介 余额宝是由阿里巴巴旗下的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互联网理财产品,用户通过支付宝账户购买余额宝,自动获得货币基金收益。微信理财通则是微信钱包推出的一款理财产品,用户可以将自己账户中的资金投向理财项目中,获得收益。 余额宝和微信理财通收益率比较 早期,余额宝的收益率一度领先于微信理财通。然而,在近年来,随着市场利率的下降,余额宝的收…

    2024年1月27日
    00
  • 中药注射液行业寒冬 龙津药业面临退市风险

    在医药行业的风起云涌中,中药注射液这一曾经辉煌的领域,如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近日,*ST龙津的一纸公告,如同寒风中的一声叹息,揭示了这家昔日明星企业可能触及财务类终止上市的窘境。而这一切的背后,不仅仅是龙津药业一家的困境,更是整个中药注射液行业的一次深刻反思。 龙津药业,这个成立于1996年的老字号药企,曾以注射用灯盏花素独步江湖,占据了公司90%以上…

    2025年2月26日
    00
  • 股票满仓亏损20%应该斩仓吗?要不要割肉出逃?

    股票满仓亏损20%应该斩仓吗? 股票市场是一个有风险的市场。在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可能遭受到各种风险和损失。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股票亏损。股票满仓亏损20%是一个不小的亏损,这时候许多投资者会考虑斩仓或者割肉出逃,但是,是否真的要这样做呢? 投资风险可以和收益挂钩 在股票市场中,投资风险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投资者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股票来进行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的发生…

    2024年3月20日
    00
  • 美股集体收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超5%

      中新经纬10月2日电 美东时间周二,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跌,道指跌0.41%报42156.97点,标普500指数跌0.93%报5708.75点,纳指跌1.53%报17910.36点。英特尔、苹果跌约3%,领跌道指。万得美国TAMAMA科技指数跌1.78%,英伟达跌超3%,特斯拉跌逾1%。中概股普遍上涨,贝壳涨超17%,老虎证券涨逾16%。 来源:Wind …

    2024年10月2日
    00
  • V观财报|珀莱雅85后“二代”侯亚孟接棒舅舅任总经理

      中新经纬9月13日电 12日,珀莱雅公告,同意选举侯军呈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同意聘任侯亚孟为公司总经理。   珀莱雅公告提到,董事会同意选举侯军呈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三年。董事会同意聘任侯亚孟为公司总经理,金衍华为副总经理,王莉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王小燕为证券事务代表,任期三年,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四届董事会届满…

    2024年9月13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9063998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