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产的江湖中,绿城中国一直是备受瞩目的角色。蛇年春节过后,绿城中国动作频频,先是在土拍市场上大展拳脚,后又时隔三年重启美元债发行,一系列操作可谓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2月25日,浙江省杭州市迎来了蛇年春节后的第3场土拍。这一场土拍就像一场激烈的战斗,各大房企纷纷摩拳擦掌。绿城中国在这场战斗中表现得十分英勇,虽然在经过100余轮竞拍后,遗憾错失了最火的“安琪儿5.0地块”,但它并没有气馁。最终,绿城中国以总价22.98亿元成功摘得滨江区浦沿单元商住地块,这一成绩足以证明它在土地市场上的实力和决心。
其实,在土拍大战打响之前,绿城中国就已经为自己准备好了“粮草”。2月24日,绿城中国方面发布公告称,已向港交所提出申请,批准公司发行的5亿美元优先票据以仅向专业投资者发行债务的方式上市及交易。2月25日,该票据的上市及交易许可正式生效。值得一提的是,这可是自2021年以来亚洲最大规模的高收益房地产美元债券发行案例,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房地产市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绿城中国相关人士在给《中国经营报》记者的书面回复中表示,此次发行美元优先票据意义非凡。一方面,这是公司优化债务结构、拓宽融资渠道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它也为中资地产美元债市场重启打开了一扇窗,向市场展示出投资者对优质房企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复,为整个行业融资环境的改善传递了积极信号。
时间回到2月13日,绿城中国宣布将发布本金总额为3.5亿美元的优先票据。仅仅过了5天,也就是2月18日,绿城中国再度公告称,计划增发本金总额1.5亿美元的优先票据,年利率为8.45%。增发后,优先票据本金总额升至5亿美元,均将于2028年到期。
据绿城中国相关人士透露,资本市场对此次发行反响热烈,认购十分踊跃。首次发行结束后,还有部分投资人向公司表达了强烈的认购意愿,所以公司才决定在2月18日增发1.5亿美元的优先票据。此次成功发行5亿美元优先票据,不仅是绿城中国自身实力的体现,也是房地产行业逐步复苏、房企迎来更多发展机会的一个缩影。同时,公司在保持融资渠道畅通的情况下,也在逐步适度降低负债,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过,这次融资也有一个小“瑕疵”,那就是融资成本较高,年利率高达8.45%。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境外债仍处于“冰封”状态,统计基数较小,2024年房企境外债券融资成本为4.18%,2020 - 2023年的平均利率分别为7.46%、5.99%、6.61%和8.04%。纵向对比来看,绿城中国曾于2020年7月发行5年期3亿美元的高级债,票息率为5.65%;2024年上半年,绿城中国的总借贷加权平均利息成本为4.0%。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指出,绿城中国此次成功发债,对整个房地产行业意义重大。它打破了“房企美元债市场冻结”的悲观预期,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这让投资者看到,即使在行业困境中,仍有像绿城中国这样的优质企业能够凭借自身实力获得国际资本的青睐,有助于修复市场对中国房企的整体信心。严跃进还表示,随着绿城中国成功发债,或许会有更多财务状况良好、运营稳健的房企效仿,从而缓解房地产行业整体的流动性危机。
对于此次发行美元债的原因,绿城中国方面在公告中解释称,拟将建议发行的所得款项净额用于现有债项的再融资,包括但不限于为同时进行的购买要约提供资金。2月26日,绿城中国宣布已购买并注销本金合计约4.52亿美元的票据,其中包括本金总额为3.12亿美元的2025年4月票据及1.4亿美元的2025年7月票据,相关票据已于2月25日完成注销。此次票据注销后,2025年4月票据和7月票据的未偿付本金分别降至约1.34亿美元和1.55亿美元,这有助于优化绿城中国的债务结构,提升财务灵活性。
再看看绿城中国在销售和利润方面的表现。2024年,绿城中国实现总合同销售面积约1409万平方米,总合同销售金额约2768亿元,同比下降8.07%。其中,自投项目合同销售面积约591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约1718亿元;代建项目累计合同销售面积约818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约1050亿元。在土地市场上,绿城中国却十分积极主动,据中指研究院测算,2024年,绿城中国拿地金额约为529亿元,位列所有房企第4位。
然而,绿城中国的利润水平却呈大幅下滑之势。此前,绿城中国发布盈利警告称,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利润同比2023年的31.18亿元预计下降50%以内。对此,绿城中国方面解释说,主要是因为房地产市场整体下行,公司主动加大长库存去化力度,加快库存结构调整,导致2024年度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增加。不过,剔除该因素后,股东应占利润预期同比有所上涨。
1月16日,绿城中国召开2025年度经营计划工作会议,董事会主席张亚东在会上提出“开局就开战、起步就起跑、冲锋就冲刺”的口号。会议还要求明确公司未来5年的区域布局、业务布局、能力布局,指引公司长期发展。要做到战略战术清晰,贯彻执行有力,确保公司站稳综合实力第一梯队。
从今年年初的表现来看,绿城中国确实在按照这个目标前进。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月,绿城中国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13.1亿元;在杭州市、南京市等地新增5宗土地,新增计容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权益拿地金额约40亿元。
蛇年春节假期后,绿城中国在土拍市场更是加速“狂飙”。2月18日,它以总价3.19亿元竞得浙江省嘉兴市一宗住宅用地,成交楼面价10109元/平方米,溢价率34.15%。2月19日,在江苏省苏州市蛇年春节后首宗宅地出让中,该地块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吸引了多家房企报名,经过122轮竞价,最终被绿城中国拿下,成交总价14.29亿元,成交楼面价26754元/平方米,溢价率21.61%。
在“大本营”杭州市,绿城中国的拿地决心更加坚定。2月25日,在杭州市蛇年春节后第3场土拍中,虽然与上城区城东新城单元地块“失之交臂”,但它与浙江英冠组成联合体摘得滨江区浦沿单元商住地块,成交总价22.98亿元,成交楼面价14420元/平方米,溢价率21.08%,预计销售价格约4万元/平方米。
对于土地投资战略,绿城中国方面表示,在确保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将把握节奏、精准选地,对标学习、提升方法,全面提高项目研判、出价和操盘能力,确保项目高质、高标兑现,力争“做一成一”。
编辑有话说
绿城中国在蛇年春节后的一系列操作,无论是在土拍市场的积极进取,还是时隔三年重启美元债发行,都展现出了它作为一家优质房企的实力和决心。虽然目前面临着利润下滑等挑战,但通过优化债务结构、积极拿地布局,相信绿城中国能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同时,它的成功发债也为整个房地产行业带来了积极的信号,有望带动更多优质房企在困境中突围,推动行业逐步复苏。让我们一起期待绿城中国在2025年以及未来能有更出色的表现!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60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