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瀚川智能(688022.SH)发布公告称,实际控制人蔡昌蔚因部分本息未按时偿还,已经触及违约情形。这一消息不仅让市场对公司的未来充满担忧,也引发了关于公司控制权稳定性的讨论。
蔡昌蔚的债务危机
2月22日,瀚川智能发布公告,显示蔡昌蔚因个人资金需求将其持有的控股股东瀚川投资52.43%股权办理了股权出质,并将持有的公司1313.43万股流通股股票质押给华能贵诚信托。然而,由于部分本息未按时偿还,已经触发了违约条款。如果权利人行使相关权利,可能导致这些股权和股票被司法强制执行,进而影响公司的控制权稳定性。
回顾历史,2023年7月,蔡昌蔚及其时任配偶刘爱琼因个人资金需求,与华能贵诚信托签署了《特定股权收益权转让及回购合同》,融资金额为2.2亿元人民币,融资期限为12个月。2024年6月,双方又签署了补充合同,将融资期限延长至2026年7月。根据补充合同,蔡昌蔚应在2024年10月31日前支付第一笔保证金不少于约1870万元并支付第一期回购本金不低于约2000万元。然而,截至公告披露日,蔡昌蔚未能按时偿还部分本息,已经触及违约情形。
业绩下滑与战略调整
除了控制权风险外,瀚川智能还面临着严峻的业绩压力。公司发布的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实现净利润为-11.07亿元左右。加上2023年的亏损,近两年来,瀚川智能净利润累计亏损约12亿元。
公司在公告中解释,2024年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汽车装备业务交付量及验收进度低于预期。同时,公司针对新能源业务的电池设备和充换电设备进行了战略性收缩调整,这进一步影响了整体营业收入情况。
此外,瀚川智能还表示,为了真实、准确、公允地反映公司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成果,公司对存货、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商誉等资产进行了充分的分析、评估和测试。
司法冻结与控制权风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蔡昌蔚因与前妻的财产诉讼纠纷,导致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超九成股权被司法冻结。据公告,蔡昌蔚所持有的控股股东瀚川投资及一致行动人瀚川德和及瀚智远合股权被司法冻结,间接占公司总股本比例合计为17.6892%,占其直接及间接合计所持公司股份的比例为97.36%。
蔡昌蔚与前妻的案件尚处于诉前调解阶段。若最终法院判决实控人在相应主体所持权益的所有权发生变化,将可能导致其在相应主体所持权益被强制执行,公司届时可能面临控制权不稳定或变更的风险。
瀚川智能的发展历程
瀚川智能成立于2007年,由蔡昌蔚创立。公司聚焦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主航道,基于多项单元化、模块化标准平台,为客户提供柔性、高效、专业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及标准化单机与整线设备。然而,近年来,公司在业务拓展和市场环境变化中遇到了不少挑战。
面对当前的困境,瀚川智能需要采取积极措施,确保控制权的稳定性,并通过战略调整和优化管理,逐步恢复业绩。公司管理层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编辑有话说
瀚川智能的案例再次提醒我们,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市场和技术的变化,还要重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蔡昌蔚的债务危机和控制权风险,以及公司的业绩下滑,都是企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希望瀚川智能能够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战略调整,走出困境,重回发展正轨。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59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