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指南针(股票代码:300803)的业绩表现颇为亮眼。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37%,达到15.2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43.5%,达到1.04亿元。然而,在高增长的背后,指南针的营销模式、广告投放、高昂的销售费用以及用户投诉等问题正逐渐浮出水面,成为影响其长期发展的关键风险。
营销模式遭质疑,用户投诉激增
指南针的核心业务是金融信息服务,主要通过销售“指南针股票”APP等产品获取收入。公司采用的“流量推广+直销+体验式销售”模式,近年来引发了大量用户投诉。其主要通过“1元体验”吸引用户注册,再通过电话营销转化为付费客户。然而,许多用户在注册后被反复骚扰,甚至在卸载APP后仍不断接到推销电话。
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上,不少用户指责指南针泄露用户信息,导致被多个第三方证券公司和投资平台“围攻式推销”。此外,苹果App Store中“指南针股票”APP的差评众多,用户普遍反映“每天接到多个营销电话,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这种营销模式不仅损害了指南针的品牌形象,还可能引发监管层面的调查,进而影响公司未来的业务增长。
高昂的获客成本与营销投入
尽管指南针的营销模式带来了短期的用户增长,但其背后是高昂的获客成本和营销费用。2024年,指南针的销售费用激增至8.04亿元,同比增长47%,占总收入的52.62%,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广告推广费达到3.92亿元,同比增长37%,创下近年来的新高。
此外,销售员工薪酬从2.45亿元增至3.94亿元,增幅达61%,人均薪酬从24.66万元提升至31.28万元,销售团队规模也大幅扩张。这种过度依赖广告营销的模式,使得指南针的盈利能力长期受限,一旦资本市场降温,公司的业务扩张可能受到严重打击。
证券业务违规频发,公募基金整合缓慢
近年来,指南针试图通过拓展证券服务和公募基金管理业务来摆脱对单一金融信息服务的依赖,但进展并不顺利。2022年,指南针斥资15亿元收购网信证券(后更名为麦高证券),试图布局互联网券商业务。然而,2024年麦高证券因多项违规操作被中国证券业协会责令整改。
与此同时,指南针于2023年底成为先锋基金的控股股东,但先锋基金的业务发展受限,过去5年未能推出新基金,存量产品规模也在缩小。指南针尚未具备足够的基金管理经验,短期内难以与行业龙头竞争。
业绩增长的不确定性
指南针的业绩高度依赖资本市场的景气度。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33%,净利润更是大幅下降78.55%。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61%,但归母净利润为-1.10亿元,同比下降171.18%。毛利率从2022年的89.06%下降至2024年三季度末的81.74%,净利率更是从27.52%下降至-18.47%。
一旦股市交投活跃度下降,指南针的业绩可能再次下滑。公司能否维持业绩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股市行情的持续性。
编辑有话说
指南针试图复制东方财富的成功路径,但目前来看,其转型之路仍面临重重挑战。尽管2024年取得了较高的营收增长,但营销模式、合规管理、证券业务整合等问题正逐步暴露,给未来的可持续增长带来了较大不确定性。未来,指南针如何优化营销模式、降低获客成本、提升合规管理能力,将是决定其长期发展的关键。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59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