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中环,这家拥有60多年历史的老牌大厂,在2024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司发布的全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实现净利润为亏损82亿元至89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34.16亿元。这一巨大的亏损数额不仅让这份财报预告格外引人注目,也让TCL中环成为了2024年的行业“亏损王”。
从辉煌到巨亏
在被TCL集团控股之前,名为“中环股份”的TCL中环已经成功穿越了三轮光伏周期。然而,自从被TCL收购后,TCL中环却突然陷入了巨额亏损。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从2024年三季报来看,TCL中环除了业绩亏损外,还面临着负债攀升、库存激增、商誉高企等诸多问题。这些数据表明,TCL中环正面临严峻的财务压力。
激进扩张的代价
TCL中环之所以会陷入如此困境,与其经营策略的变化有很大关系。自从被TCL收购后,TCL中环将市占率作为核心KPI,李东生在财报致辞中明确表示,要将硅片全球市占率和综合实力做到全球第一。这种激进的扩张策略与TCL中环曾经“以稳为主”的经营策略形成了巨大反差。
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TCL中环在周期底部大举扩张产能。2023年,TCL宣布总投资106亿元,在广州投建25GWN型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工业4.0智慧工厂项目。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TCL中环的固定资产为530.6亿,在建工程为163.3亿,两者合计为693.9亿;而在被TCL收购之前,这两项数据分别为204.9亿和51.21亿,合计为256.11亿。短短几年时间,TCL中环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扩大了两倍多。
除了大举扩张产能,TCL中环还推行“满产策略”。即使在硅片价格持续下挫的情况下,TCL中环依然坚持80%~100%的高开工率,而隆基绿能的开工率仅为50%~60%左右。这样的策略确实帮助TCL中环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提升,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负债与现金流的压力
在业绩亏损的拖累下,TCL中环的负债压力激增。截至2024年三季度,TCL中环的负债总额为773.8亿,资产负债率为59.57%,相比2023年的648.3亿总负债和51.83%的资产负债率,负债水平明显上升。
与此同时,TCL中环的现金流也变得越来越紧张。截至2024年三季度,TCL中环的“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约168亿,但同期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高达198.9亿,无法覆盖该项负债。此外,TCL中环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62亿,去年同期为35.78亿;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5.67亿。
技术路线的选择
尽管四季度TCL中环的业绩亏损有所收窄,但从长远来看,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TCL中环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其技术路线的选择。此前,TCL中环一直坚持专业化战略,专注于硅片环节,这与当前光伏行业的一体化趋势背道而驰。
所谓专业化策略,主要强调企业在某一特定环节深耕,优点是能够集中资源,提升该环节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但缺点是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市场需求变化或上游供应受限,企业可能面临困境。
相比之下,一体化策略使企业覆盖产业链的多个环节,甚至全产业链。如隆基绿能、晶澳科技等企业的一体化率均超过50%,通过向上游布局硅片、多晶硅,向下布局组件辅材等,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一体化的优点在于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供应链稳定,提升市场竞争力。但缺点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且对企业的管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要求极高。
目前,伴随着光伏技术红利接近尾声,再加上市场竞争加剧,一体化策略已成为光伏行业的主流趋势。据Solarzoom数据,2021年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前五的企业均将垂直一体化战略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转型之路
或许TCL中环已经意识到自己选错了方向。2024年7月,TCL中环宣布拟发行49亿元可转债,募资建设35GW高纯太阳能超薄硅单晶材料产能和12.5GW N型TOPCon太阳能高效电池——这标志着TCL中环开始进军组件业务,经营战略由专业化向一体化转变。然而,与已经基本完成一体化转型的晶科能源、隆基绿能等巨头相比,TCL中环显然慢了一步。
从股价来看,资本市场对于TCL中环的未来充满了顾虑。截至最新收盘,TCL中环股价报收8.99元/股,总市值仅为363.5亿。与最高点49.43元/股相比,TCL中环的股价已经缩水超过八成,市值蒸发超过了1600亿。
编辑有话说
TCL中环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从辉煌到困境的案例。公司在激进扩张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负债和现金流的压力使得公司的财务状况变得十分脆弱。虽然TCL中环已经开始调整战略,转向一体化发展,但与竞争对手相比,已经失去了先机。未来的道路充满不确定性,TCL中环能否重新崛起,还需要时间和市场的检验。无论如何,希望TCL中环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找到新的发展机遇。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59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