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誉为“最懂中国市场”的外资药企阿斯利康,如今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2024年10月以来,阿斯利康因“泰瑞沙伪造基因报告骗保案”和“英飞凡、替西木单抗走私案”等事件,面临巨大的法律和舆论压力。
危机四伏
2024年10月,阿斯利康被爆出涉及多起违法违规事件。其中,“泰瑞沙骗保案”涉及伪造肿瘤患者基因检测报告,以获取医保报销资格。紧接着,阿斯利康又因涉嫌走私抗癌药英飞凡(度伐利尤单抗)和替西木单抗被深圳海关调查。据深圳海关的《移送审查起诉告知书》显示,阿斯利康涉嫌偷逃进口税款90万美元,最高可能面临450万美元的罚款。
这些事件不仅导致近百位一线销售人员被查,中国区“一把手”王磊被拘留,还引发了全球股价的剧烈震荡。
管理层大换血与自救
为摆脱危机,阿斯利康总部对中国高管团队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从中国区总裁到肿瘤业务总经理等关键职位均进行了换血,试图清除王磊执掌公司十年留下的影响力。然而,这种“自救”措施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仍需时间验证。
中国市场
阿斯利康在中国市场的崛起并非偶然。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市场成为阿斯利康全球第二大市场,甚至一度超越欧洲本土市场。尤其是在2011-2020年期间,中国区的优异表现成为阿斯利康全球营收的重要支撑。
然而,正是这种对中国市场的过度依赖,也暴露了阿斯利康的管理漏洞。王磊主政期间,激进的销售策略和高压的管理文化导致员工在压力下越过合规红线,最终引发了骗保和走私等事件。
未来展望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阿斯利康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布局并未停止。2024年,阿斯利康宣布在上海设立全球第五大战略中心,并计划在无锡新建小分子创新药物工厂。此外,阿斯利康还通过与中金资本合作成立产业基金,进一步深化在中国的研发和投资布局。
从市场反应来看,尽管阿斯利康面临罚款和法律风险,但其股价在消息公布后并未大幅下跌,反而有所上涨。这表明市场对阿斯利康的长期发展仍持乐观态度。
编辑有话说
阿斯利康在中国市场的困境,是其内部管理问题与外部市场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公司高层强调这些事件均为“个案”,但其对中国市场的深远影响不容忽视。未来,阿斯利康能否在中国市场继续前行,关键在于其能否在合规与增长之间找到平衡。
阿斯利康在中国的“中国之旅”或许会变得更加低调,但凭借其深厚的研发实力和市场布局,仍有可能走出困境。不过,如何修复品牌形象、重建行业信任,将是阿斯利康面临的重要课题。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59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