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兰和汪小菲的抖音账号被无限期封禁后,麻六记似乎瞬间失去了流量的 “靠山”。这个曾经靠直播带货风生水起的品牌,如今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
直播自救:麻六记的 “流量密码” 还能奏效吗?
在张兰被封号后的第二天,麻六记的线下门店就迅速开启了 “自救模式”。从济南、北京到广州,各地门店纷纷加入直播带货的行列。其中,济南恒隆店的表现尤为亮眼,一夜之间点赞量突破 1665 万,观看峰值人数超过 2 万。
然而,这样的热度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 “封号” 事件的热度逐渐散去,麻六记的直播流量和销量开始明显下滑。
与此同时,“湛兰 321 俏满潮” 直播间也引发了不少关注。这个由张兰团队打造的新账号,首播观看人次达 537.5 万,峰值在线人数 7.8 万。不过,随后的直播数据显示,无论是观看人数还是销售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网友质疑,这是否只是张兰团队的 “换号重生”?但无论如何,张兰本人始终没有出现在直播间。
“去张兰化”:麻六记的转型之路
一直以来,麻六记的线上销售高度依赖张兰母子的个人 IP 和流量效应。数据显示,2025 年以来,张兰和汪小菲的直播带货销售额几乎占麻六记抖音总销售额的 40%。然而,随着账号被封禁,这种依赖单一流量渠道的商业模式暴露出了巨大的风险。
如今,麻六记的 “去张兰化” 尝试显得尤为迫切。从线下门店的矩阵直播到新账号的探索,麻六记正在努力寻找新的流量入口。
然而,这种转型并非一蹴而就。一方面,直播热度的短暂爆发并不能掩盖流量下滑的现实;另一方面,品牌从 “八卦周边” 向 “产品力” 的转型仍需时间验证。
面对困境,麻六记如何破局?
麻六记的困境其实也给众多依赖流量变现的品牌敲响了警钟。互联网分析师张书乐指出,麻六记的直播带货本质上是借助娱乐事件带来的 “吃瓜流量”,这种热度难以持久。而此次 “封号” 风波,也让麻六记背后的资本意识到,品牌需要降低对单一营销渠道的依赖,推动多元化发展。
从短期来看,麻六记需要进一步优化直播内容,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以增强用户黏性。从长期来看,品牌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营销策略,构建更可持续的增长路径。毕竟,流量可以带来一时的关注,但只有真正的产品力和品牌价值,才能支撑一个品牌走得更远。
这次 “封号” 风波,对麻六记背后的资本来说,肯定不是个好消息。但换个角度看,这或许也是个警示,能促使麻六记加强合规管理,降低对单一营销渠道的依赖,推动品牌多元化发展。
当 “流量捷径” 被切断,麻六记该如何构建可持续增长路径,这是个摆在眼前的大问题。新号及门店直播虽然短期内收获了不少关注,可要是不能把这些流量沉淀为稳定的私域流量,等热点退去,恐怕很难避免疲软的局面。而且,品牌形象从 “八卦周边” 向 “产品力” 的转型,也还需要时间来检验。麻六记的未来,充满了挑战,也带着一丝希望,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59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