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制造业、信息技术和金融业仍然是中国并购市场热点行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希 北京报道

2024年9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下称“并购六条”)。“并购六条”明确,要“鼓励引导头部上市公司立足主业,加大对产业链上市公司的整合。”“并购六条”发布后,资本市场反响热烈,一批产业并购案例涌现,市场对于并购的关注度也进一步提升。

近日,《中国并购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向业界发布。《报告》总结了2023年并购市场宏观环境,分行业分析了市场动态和并对包括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在内的热点行业进行了趋势展望。

《报告》荣誉主编、全联并购公会创始会长、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近日表示,中国的并购市场具有三大机遇,5000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的激活需要通过并购交易调整结构,几千万中小企业的集聚与整合更是并购交易的真正市场;AI技术进步造就空前庞大的“不良资产”,处理转化这些困境资产成为一个巨大的并购交易市场;数字经济与服务经济的开疆扩土更是一片蓝海。

《报告》开篇的总报告指出,随着经济增速放缓,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与之相适应,中国并购市场业开始转型升级,逐步向成熟阶段迈进。国企改革和国有资源优化整合、国企主导的能源转型等是大型并购交易相对活跃的领域,制造业、信息技术和金融业仍然是中国并购市场的热点行业。

并购数量下降,平均金额增长

与资本市场类似,相较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国的并购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尚未步入成熟期。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与之相适应,中国并购市场也开始转型升级。

《报告》认为,迈进2023年,尽管疫情对国内和全球经济的影响已经逐渐减退,但由于地缘政治、美联储加息、二级市场低迷影响退出等因素影响,国内并购市场活跃度仍然较低,但整体而言,中国市场仍然机遇大于挑战。

具体来看,2023年,国企改革和国有资源优化整合、国企主导的能源转型等是大型并购交易相对活跃的领域,部分优质的中小型企业也探索通过并购提升自身竞争力,中国并购市场仍可谓方兴未艾。

据《报告》统计,2023年并购市场整体成交金额为34,464.9亿元,较2022年增长65.9%;整体并购数量为4,938宗,较2022年下降52.1%。以上统计数据中,部分交易未披露成交金额;已披露成交金额的并购事项,其2023年单笔平均交易规模为14.6亿元,较2022年增长123.6%。

分行业看,以交易完成日为准,以竞买方行业为行业统计标准,在2023年的1,174宗并购事项中,规模排名第一的行业是制造业,并购金额达到3,461.4亿元,第二名是金融业,并购金额达到1,285.6亿元,第三名是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并购金额达到1,058.6亿元。

并购基金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并购基金是并购市场的重要力量。《报告》梳理了我国并购基金的发展情况。《报告》指出,中国的并购基金领域经历了著名国际并购基金进入中国、本土并购基金出现、本土并购基金加速发展以及各类型并购基金出现四个阶段。

2023年,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前景看好,管理机构的管理和运作更加规范。中国并购市场的活动日趋频繁,掀起了第六次并购浪潮。对于中国并购基金而言,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总体上,我国并购基金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并购基金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的占比还较低,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报告》援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称,2023年私募股权基金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共有私募股权及创投基金管理人1.28万家,管理基金6.49万只,存续基金规模达27.18万亿元,市场前景看好。PE机构的管理和运作更加规范,并出现了较多头部机构。

产业并购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近年来,此类并购交易越来越频繁,是上市公司实现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报告》称,比较明显的趋势是,我国上市公司已逐步发展为以产业并购为主来开展相关并购活动。

针对“并购六条”发布,王巍在报告中表示,2024年9月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中国经济能不能把握这个政策机会,关键在于激励的落地。

“政府需求的激励能否真正带来市场需求的激励?国有企业的激励能否带动中小企业的激励?一系列的政策规则能否变为法律法规的稳定透明的约束?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的通道能否更加顺畅?最核心的,我们能否重视‘市场化、法治化和全球化’的共识与价值观。来自市场的并购力量应该成为更为关键的参与者。”王巍写道。

王巍认为,一个良好的并购生态和良好的并购市场,至少需要有三个支撑:首先,是并购市场的主体。中国的企业家,无论是国企企业家、民营企业家还是外资企业家,在市场上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去活跃市场,这才是并购的真正动力。其次,监管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监管的进步,监管的公正、公开和可预期,这才是并购市场的重要支撑。最后,社会中介力量的参与。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58286.html

(0)
投资参考网的头像投资参考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31日 下午3:18
下一篇 2024年12月31日 下午4:12

相关推荐

  • 可口可乐公司2024三季报:营收超预期,CEO称在华长期目标不变

    10月23日,可口可乐公司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公司三季度营收118.54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116.1亿美元;经营利润为25.1亿美元;净利润为28.5亿美元;每股收益为0.77美元,增长5%,高于市场预期的0.75美元。 “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我们的业务持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可口可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詹鲲杰(James …

    2024年10月24日
    00
  • 用投资收益再投资应该注意什么?哪些投资者适合再投资?

    用投资收益再投资应该注意什么? 再投资是指将已获得的投资收益再次投资于原始投资中,从而实现更高的收益。再投资有时也被称为复利。尽管再投资是实现更高投资收益的一种途径,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人都适合再投资。以下是一些注意点: 注意1:再投资需要长期视角 再投资的好处主要体现在长期内。投资者应该拥有足够的耐心和决心,能够长期持有并再投资获得的收益。在这个过程中,投资…

    2024年3月19日
    00
  • 股票“一卖就涨”是怎么回事?属于心理作用

    股票“一卖就涨”是怎么回事? 股票市场中有一种常见现象:投资者一旦卖出,股票就开始上涨。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一卖就涨”。许多投资者在经历了这种情况后都会感到非常困惑,甚至有些愤懑不平。那么,股票“一卖就涨”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背后可能是心理作用在起作用。 心理作用解释 被投资者进行的操作,往往会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这反过来又会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影响,形成所谓…

    2024年2月15日
    00
  • 节前股市为什么大跌?节前股市大跌的原因有哪些?

    节前股市为什么大跌? 随着春节的临近,中国股市出现了大跌。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年度惯例。从历史数据上来看,春节前后股市的波动性很高。那么,股市为何会在这段时间大幅波动呢?本文将分析影响春节前后股市的因素。 市场需求下降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它被视为一个长假,并且许多工厂和企业因此停工。由于很多人回家过年,他们也不关心市场和股票了。这就造成了市场需求下降。…

    2024年4月4日
    00
  • 2个人合伙散伙怎么清算

    1、协商和达成一致:合伙人需要互相协商并达成一致,确定解散合伙的意愿和方式。这包括决定解散日期、分配负债责任等; 2、资产和负债评估:合伙人需要共同对合伙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评估,包括现金、无形资产、存货、账户收款、债务等; 3、确定清算方式:合伙人根据资产和负债的评估结果,共同商议并确定清算方式。这可能包括选择卖出资产、进行资产分配、偿还债务等; 4、财务…

    2024年11月4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9063998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