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新材董事会秘书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祁明远 摄
位于石家庄市的河北方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大新材”),是全国首批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上市公司。
方大新材公司始创于2003年,是国内较早专注于物流、快递包装的综合性制造商和供应商之一。现已拥有不干胶材料、可变信息标签、背胶袋等系列产品,其中背胶袋产品为亚太规模较大的生产商和出口商。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已超过去年全年
方大新材董事会秘书张伟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今年初,方大二期项目的首批3条自动化生产线成功试运行投产,随着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及市场的有效开拓,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1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较去年同期增长近5成。
公司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1亿元,同比增长43.66%,归母净利润3595.57万元,同比增长18.01%。
“目前公司正在预留机位上,安装调试新生产线,未来公司将继续大力度释放不干胶材料等产品的产能,增加市场占有率,加速国内不干胶材料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张伟提到。
据介绍,方大新材目前在建的可变信息标签生产建设项目,引进国际先进、自动化率高的智能化生产系统,按规划分批引进自动化热敏涂布生产线、自动化涂硅涂胶复合涂布生产线、智能分切机等先进生产线。
新项目共规划8条涂布生产线,2024年上半年度,首批3条自动化生产线成功试运行投产,产能逐步爬升。第4条生产线正在进行安装,预计2025年投入试生产。
方大新材董事会秘书向记者介绍工厂车间情况。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祁明远 摄
借助上市赋能远航,开启资本市场新征程
2016年8月新三板挂牌,完成了在新三板创新层、精选层的层层晋升,于2021年11月顺利成为北交所上市企业,开启了资本市场新征程。经历了“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全过程。
张伟指出,公司上市后,合理规划使用募集资金,并配套自有资金和项目贷款,完成了“方大二期”项目建设并顺利投产,积极践行生产制造的数字化转型,项目引进国际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及立体仓储管理系统、智能化仓储物流系统、机器人码垛系统、自动视觉识别系统等智能化生产辅助系统,利用新质生产力赋能智能制造,使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公司借助资本市场赋能远航,实现上市“蝶变”,从不知名的小企业,成为行业内知名企业。
“未来公司将合理利用再融资、并购、股权激励等资本市场工具,在华东、华南、北美、欧洲进行生产基地、运营中心的战略布局,助力公司巩固行业领先者的市场地位,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张伟提到。
在回报投资者方面,张伟表示,公司努力创造利润回报股东,与投资者分享公司经营收益,在统筹考虑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及流动资金需求,保证公司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积极落实“提质守信重回报”行动。
数据显示,今年公司进行了每10股派2.5元的分红回馈投资者,共计派发现金红利3225.2万元,占公司上年净利润的81.92%。
方大新材董事会秘书向记者介绍工厂车间情况。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祁明远 摄
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张伟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方大新材经营发展20余年,依靠强大的持续研发能力、稳定的产品品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公司产品一半以上出口欧美日韩澳等发达国家。目前公司积累了庞大的外贸客户数量,公司产品在境外有着更强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
“为贴近市场,更便捷地服务北美客户,今年上半年方大新材筹建了加拿大和美国的加工厂。未来公司继续深耕海外市场。”张伟表示。
今年公司继续践行“请过来”和“走出去”的营销策略,积极邀请国内外客户走进公司,近距离、全方位地了解公司文化、品牌形象及生产流程,有效提升彼此的信赖及认同感。
同时,公司销售人员积极走出去参加行业展会,拜访国内外客户,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促成双方友好合作。在既有产品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将不干胶材料的推广作为工作重点,国内重点开拓华南及华东区域市场。
“未来公司将依靠产品优势、品牌优势引领行业集中度提升,随着产能的释放,市场份额将逐步增加。”张伟表示。
在研发上,公司致力于高分子复合材料、自粘信息记录材料等新材料的科技创新与研发,以解决产品应用痛点的新产品研发,以降低生产成本的新工艺研发为方向,深入研发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胶粘剂、功能性涂层涂料等新材料,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力度。同时,拟联合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筹建企业技术中心、技术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1599.9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13%,较上年同期增长35.79%。
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公司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践行绿色发展与社会责任,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战略和运营。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方大新材优先采用对环境友好、可再生、可回收的健康环保材料。同时,公司还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陈莉 校对 王心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经济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55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