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融数据是指全社会融资规模,是指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包括人民币信贷、债券发行、股票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券、政府债券等各种融资方式,也称为社会融资量,社融数据一般作为经济的先行数据,可以帮助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
社会融资规模分为增量规模和存量规模。
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
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根据中国人民银行(http://www.pbc.gov.cn/)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03.45万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
(1)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51.16万亿元,同比增长7.7%;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39万亿元,同比下降21.9%;
(2)委托贷款余额为11.23万亿元,同比下降0.7%;信托贷款余额为4.28万亿元,同比增长11.1%;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2万亿元,同比下降17.2%;
(3)企业债券余额为32.11万亿元,同比增长2.2%;政府债券余额为78.02万亿元,同比增长15.2%;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63万亿元,同比增长2.5%。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反映了市场流动性的变化。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增加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流入市场,这通常会增加市场的流动性。高流动性意味着市场交易行为更多,有利于股票价格的上涨。不过,如果社融数据持续增长,反映出市场流动性充足,中央银行可能会考虑收紧货币政策,可能会对股市有一定利空影响。
其次,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与经济增长速度成正比。企业通过融资扩大生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对股市是利好的。
此外,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还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当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加时,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和股市的信心增强,从而更愿意投资股市,带动股市需求的增加,推动股价上涨。
2、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额。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十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7.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13万亿元。其中,
(1)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5.69万亿元,同比少增4.32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2773亿元,同比多减1559亿元;
(2)委托贷款减少374亿元,同比多减1002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734亿元,同比多增270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874亿元,同比多减2755亿元;
(3)企业债券净融资1.69万亿元,同比少736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8.23万亿元,同比多709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988亿元,同比少5077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反映了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是经济实体融资的重要补充形式,能够弥补单一银行融资渠道的不足,提升全社会融投资水平,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大于预期,这可能被市场解读为经济增长的积极信号,从而可能对股市形成支撑或推动股价上涨。不过,如果这种增加主要是由于高杠杆和过度借贷驱动的,长期来看可能会增加金融风险,对股市产生利空影响。
总之,社融数据和股市呈正相关关系。社融增加通常来说对股市是利好的,相反,社融数据减少,对股市来说是利空的。
一般社融数据增加,意味着市场资金增加,企业、个人借贷规模增加,更多的钱用于投资、社会生产,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基本面利好,也会带动股市利好。但同时也意味着个人与企业都存在较大的经济压力,需要借钱渡过难关。
不过需要注意,尽管社融增加对股市通常构成利好,但股票市场的走势并不完全取决于社融规模的变化。市场走势受到包括经济基本面、政策环境、国际形势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社融数据是什么意思?社融数据对股市有何影响?”的知识,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股票知识的内容,可以点击下面的课程学习。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经济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51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