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一哥还是没扛住

安防一哥还是没扛住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角爷

全球安防一哥海康威视,开始收缩战线。

日前#海康威视大规模裁员#冲上热搜,有消息称海康威视员工透露,该公司近期正在进行大规模组织调整,32个研发区域收缩到12个,“只保留几个核心区域,其余全部优化掉,预计会涉及1000多人”

对此,海康威视方面回应称,公司不存在大规模裁员,是经营策略调整,需要优化总部及重点销售城市的研发力量,因此相应调整了部分区域岗位设置。

截至10月11日收盘,海康威视股价下跌5.6%,目前市值2736亿元。相比2021年市值巅峰突破6000亿元,已经跌去近6成,仿佛一夜之间回到了2017年。

在今年4月,海康威视公布2023年业绩之后,曾有媒体分析称海康威视走出了“至暗时刻”,但如今大裁员的传言和调整岗位的回应,说明海康威视还在收缩战线减少失血,恢复情况并不理想。

更值得关注的是,海康威视的起伏,反映的不仅是自身业务的波动,从中更能够感受到经济周期的变化,对一家龙头企业的巨大冲击。

注定的裁员

按照海康威视的回应,虽然否认了大裁员,但也承认调整了部分区域的岗位设置。

但根据多位海康威视员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信息,调整幅度显然并不小。有说法称目前“湖南等区域已经没了”,更有前员工在社交媒体透露,他所在的区域从年后开始就没什么业务,也没有涨薪,因此他选择果断跳槽。

安防一哥还是没扛住

说是大裁员也好,岗位调整也罢,这场风波注定迟早都会来的。

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海康威视的三项核心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合计达到69.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1.6%。其中,销售费用增长了14.8%,管理费用增长了16.7%,而研发费用则增长了7.3%。

费用支出增长平均达到两位数,但是海康威视上年营收同比只增长了9.7%,而归母净利润同比负增长了5.1%。

安防一哥还是没扛住

毫无疑问,费用支出成为了拖累海康威视的主要原因,“优化研发力量”“调整部分岗位”也就不奇怪了。

实际上,海康威视近三年都处于增收不增利的尴尬,期间费用的不断攀升已经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以2022年为例,海康威视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3.8%、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3.9%、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8.9%,三项费用支出增长32亿元,而营收增幅只有2%。

海康威视在业绩交流会上解释称,过去几年里人才的内卷非常严重,实体企业在互联网大厂面前显得竞争力非常弱。为此,公司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用涨薪来应对人才的竞争,费用率的改善还是需要靠公司的收入增长来解决。

不过,涨薪留人显然不可持续。到2023年末,海康威视员工数量为58544人,仅增长了260人。其中,技术人员数量为28479人,同比增长528人。除了研发技术人员之外,海康威视销售以及生产人员总体是呈现下行趋势。

就在曝出此次裁员之前的8月,海康威视还对管理层进行了调整,管理团队中60后的高管已经全部退出了。

所以,这一场裁员调整,很可能是早有安排。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费用支出这么多,海康威视为啥增长不动了?

地方没钱了

作为A股闻名的“安防矛”,全球市场上的安防一哥,海康威视享受到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甜蜜时光。

海康威视成立于2001年,最早从事视频板卡、硬盘录像机等业务。2004年,海康威视率先将H.264算法引入视频监控行业,成功抓住了安防技术和产品升级换代的发展机遇,迅速成为“全球安防一哥”。

自2010年上市以来,海康威视曾经历了长达十年的迅猛发展阶段,直到2021年海康威视的营收增速高达28%,但到了2022年直接降至2%左右。

一年之间天翻地覆,究竟是发生了什么?如果用一句话解释,那就是地方政府没钱了。

海康威视的境内业务分为四块:PBG(公共服务事业群)业务、EBG(企事业服务群)业务、SMBG(中小企业事业群)业务以及创新业务。不用说也能感受到,靠政府给钱装监控的PBG业务是大头。

安防一哥还是没扛住

如图所示,在2021年PBG业务规模达到巅峰,随后逐年下滑,到2023年规模已经小于EBG业务。

安防行业作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与国家经济周期紧密相关。在经济扩张期,对安防产品的需求增加,而在经济衰退期,政府和企业的投资可能会减少,影响安防行业的增长。

反映到海康威视身上,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收紧,公安、交警行业的安防需求持续下行,尽管水利水务、防灾救灾、应急管理等业务得到国债的支撑,但整体依然没有扭转公安、交警行业下滑所带来的不利局面。

据安防垂直媒体a&s2023年发布的报告,目前,大型重点治安防控工程逐步进入尾声,而疫情推动的安防产品短期需求也已消退,公共部门对相关事业的投入呈现放缓的态势。房地产行业发展减缓也对安防产品的需求带来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海康威视应收账款的情况也不理想。今年年中,海康威视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已经来到389亿,比去年年底高了5亿,创下新高。此外,公司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比例也有所上升,从年初的8.18%上升到年中的8.74%。

5月份的股东大会上,就有股东表示担心问应收账款,当时公司管理层提到,历史回款数据还是不错的,而且海康计提比例是足够审慎的,大部分应收款最终都能收回来。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是经营现金流净额为负数。尽管从历史上看,海康威视半年度的现金流基本都为负数,说明海康威视在客户面前的议价能力一直较弱,但在如今收缩的经济周期下,很难不让人担心年底的回款问题。

安防一哥还是没扛住

要知道,海康威视可不是一般的企业。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6.55%的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中电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计持有公司39.18%的股份,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同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安防一哥还是没扛住

背后站在国资委的海康威视,也无力抵抗经济周期下行的冲击。

扩张结束了

全球安防一哥的皇冠有多重,海康威视有苦自知。

安防市场最大的特点是“碎片化”——用户分散、应用分散、产品分散,客户需要通常是“既要又要还要”的定制化。

对此,海康威视创始人胡扬忠曾在一次采访中直言,安防市场增长得很快,但却是一个“小”市场,科技巨头的机会并不大,“用通讯行业高成本的人力去跑安防,就像拿步枪打苍蝇一样,投入与产出是非常不匹配的”。

虽然说“碎片化”的市场帮助海康威视抵挡住了友商的进攻,但也加重了海康威视的负担。为了实现规模效应,海康威视从2018年开始大力打造下沉渠道网,建设省级业务中心、重点地市下设二级分公司,并将销售、研发、技术支持等资源下沉一线;2021年,海康的SMBG事业群完成渠道的进一步的下沉,通过触达区县级的店铺端。

截止2023年,海康威视在国内设立了32个省级技术服务部,300个地市服务网点,3000余家重要合作伙伴及授权服务商。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应用场景“碎片化”需求,海康威视的硬件产品型号已超过3万个。其中,海康针对细分场景,推出的摄像头就有数千种。目前,公司组件仓库中已积累各类组件4200余个,相比2018年增长超过14倍,平均每个复用组件被18.3个产品型号集成,平均每个产品型号复用80.3个复用组件。

要维持庞大的渠道网和产品库,就必须不断增加人力投入,其中技术研发的投入成本更是易涨难降。2023年全年,海康威视的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均是双位数增长,其中研发费用支出为113.93亿元,同比增长16.08%,公司解释为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所致。

安防一哥还是没扛住

而伴随着营收继续降速,净利润转负,缩减人力成本、收缩研发区域也就成了明牌,同时也意味着海康威视的扩张彻底结束了。

站在更大的视角来看,海康威视身上正在发生的故事,不过又是一滴时代的眼泪。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47620.html

(0)
投资参考网的头像投资参考网
上一篇 2024年10月12日 下午5:41
下一篇 2024年10月12日 下午5:48

相关推荐

  • 扭亏无望、营收占比超六成的造纸业务被剥离!美利云回应

    12月10日,美利云(000815.SZ)发布公告称,结合公司造纸业务实际经营情况,公司拟停止经营造纸业务、清算注销全资子公司宁夏星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公告显示,星河科技作为美利云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23年4月25日,注册资本400万元,注册地址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公司的经营范围涵盖纸制品制造与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与推广服务、制浆和造纸专…

    2024年12月11日
    00
  • 预付账款属于什么科目 预付账款是资产还是负债

    预付账款是企业事先支付给供应商或其他合作伙伴的货款或服务费用。这种支付是为了确保在未来能够按照约定获得对应的商品或服务。预付账款通常发生在企业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后,但商品或服务尚未交付的情况下。企业通过预付账款可以获得一定的折扣或优惠,并确保未来能够及时获得所需的物资或服务,下面就去看看预付账款属于什么科目和预付账款是资产还是负债吧! 预付账款属于什么科目 预…

    2025年2月12日
    00
  • 银行存兑是什么

    没有银行存兑,一般说的都是银行承兑。银行承兑一般是银行对承兑申请人作出的确保,保证在汇票期满日时向持票人支付账款。由银行承诺的商业汇票即使银行承兑汇票。以上就是银行存兑是什么相关内容。 银行承兑方法 承兑申请人持票和产品购销合同向其开户银行明确提出申请,银行在核查后,如允许,即与申请人签署承兑合同,并在汇票上签名。承兑银行按票上金额的一定占比向申请人扣除服务…

    2024年12月30日
    00
  • 专项附加扣除填好还是不填好

    专项附加扣除填写并不是强制填写的,纳税人可依据个人的意向进行选择。但如果纳税人要填报的话,需要属实填写,因为填写以后纳税人可享有专项附加扣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额度就降低了。像子女教育,大病医保、住宅贷款利息、赡养父母等这些开支都是可以进行专项附加扣除的。以上就是专项附加扣除填好还是不填好相关内容。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哪些 专项附加扣除包含继续再教育、子女教育…

    2024年12月30日
    00
  • 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首发 个人怎么买?

    2024年5月24日,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正式首发。这期国债是固定利率附息债,发行总额为400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通过竞争性招标确定,并且自2024年5月25日开始计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最后在2044年5月25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个人购买方式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购买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方式有所不同。由于这些国债属于记账式国债,因此个人…

    2024年5月24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9063998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